四川省通江县:大力支持银耳产业发展擦亮特色农业金字招牌
近年来,四川省通江县以“科学规划为引领、转型升级为主线、做优做强为目标”,不断加大财政支持银耳产业发展力度,擦亮“通江银耳”这块金字招牌。截止2019年末,通江银耳品牌价值达36.95亿元。
一、科学规划,夯实银耳产业发展之基。把通江银耳作为脱贫致富、助农增收的支柱性特色产业,精心谋划、科学规划,财政投入500多万元,打造以陈河乡银耳产业园为中心,诺水河镇、诺江镇、涪阳镇等重点乡镇为主轴的银耳产业带,建设5个银耳产业万亩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县种植各类食用菌6.5万亩,其中段木银耳2.4万亩。带动20000户农户种植银耳。
二、产旅融化,增强银耳产业发展之力。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以银耳文化为突破口、场馆展厅为载体,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了集生产、研究、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唯一一座银耳博物馆,并被融入到省、市、县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19年,来通旅游达人次700多万次,旅游收入66亿元,银耳和旅游的有机融合,让更多的人记住通江银耳、了解通江银耳、带走通江银耳。
三、转型升级,延长银耳产业发展之链。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支持银耳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一款以通江银耳为原材料的“润耳面膜”产品在通江裕德源润耳生物科技公司深加工产品生产线上孕育而生。这是一条传统特色农产品为材料跨界开发的化妆品生产线,日产面膜3万片,带动就业300余人,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以上。
四、财政奖补,激活银耳产业发展之劲。制定出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银耳产业发展奖补方案》,对耳棚按照1000元/个的标准给予补助、对银耳生产年用菌种量达到200袋以上的农户和企业按2元/袋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应用二维码扫描实现产品可追溯的新型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3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业主必须通过使用贫困人口务工,优先购买贫困户耳棒等方式建立减贫带贫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截止目前,已发放银耳发展补助资金400余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07日

 
 首页
首页 职能机构
职能机构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 交流互动
交流互动 专题专栏
专题专栏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