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四川财政新闻联播

丹棱县出实招提升财政资金绩效水平

  近年来,县财政局立足“人口少、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的县情实际,牢固树立贯彻“绩效优先、效益最大”理念,履职尽责、因地制宜,整合资金、全程把关、强化保障,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取得了显著效益。 

  一、资金打捆,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因地制宜选取项目,科学合理设定目标,统筹安排资金,集中财力攻坚。通过有效整合资金,大力发展以“不知火”桔橙、林下鸡、珍稀林木等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培育壮大都市近郊型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整合资金2.6亿元,建成全国最大优质“不知火”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量达13.5万吨,产值突破15亿元。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采取“公司为主导+合作社参与”新模式,建成全省首个“民俗+度假”式省级旅游度假区—“幸福古村”。整合资金2.68亿元,重点改善全县4个省定贫困村、17个市级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近期“输血”为长远“造血”打基础。 

  二、全程把关,用好用活每分钱。按照“提高效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原则,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模式,采取“打基础、抓关键、重参考”相结合的办法,确保资金管得住、用得好、见实效。一是事前规划引领。以评审关口前移为基础,以项目总体规划为根本遵循,支持、参与、配合相关部门对项目总体规划进行反复论证,及时修改和完善,按程序和要求申报项目、安排资金,引导各类要素向项目聚集,维护项目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按照“项目效益高、实施成本低”标准,对20万元及以上项目工程一律进行财政评审,严防哄抬工程造价和压价现象。2015年,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108个,审减资金3296万元。二是事中监督落实。以项目日常监督检查为关键,按照监督、管理、服务“三并重”原则,采取“日常监督+重点抽查”相结合方式,逐个项目深入现场进行明察暗访,重点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扶贫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做到一日一记录、一周一推进、一月一汇总,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三是事后结果运用。以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为参考,建立绩效评价考核运用体系,具体设置若干量化评分指标,对各部门年度财政资金绩效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得分结果作为安排下年度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合力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方案,对绩效低下的专项资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持方式和支出结构,直至取消支付,确保财政资金安排合理、使用有效。 

  三、强化保障,规范高效运转。顺应经济新常态,按照“职能发挥+多管齐下+科学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三类制度体系”,织牢制度笼子,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是健全组织制度。成立项目资金支出绩效领导小组,落实各成员单位具体责任,实行“项目台账化+资金清单化”管理,逐个项目分别制定工作方案、开展现场调研、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确保资金安排和分配科学规范。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进一步规范县级财政性资金审批管理的意见》,建立发改、农业、扶贫、审计等部门涉农资金整合、项目管理联席会议制度,采取“信息共享+适时协调+倒排工期”办法,统筹安排、推进项目资金落实。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出台《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意见》,建立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资金拨付程序、项目变更报批等,严格按使用范围、支付标准、兑付流程使用项目资金,保障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