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四川财政新闻联播

营山县财政局创新扶贫方式,开发葡萄产业

  近年来,县财政局大力实施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式扶贫战略,实现了葡萄产业基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蝶变 

  一是整合资金,固基础。采取政府补助一点、县级分管领导协调一点、涉农部门资金整合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社会帮扶一点的办法,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各炒一盘菜、同做一桌席的多元化资金整合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近年县财政整合各种资金350多万元用于葡萄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村道油路20.4公里、水泥路12.3公里,整修渠系10.8公里,铺设石板路13公里,完成滴灌工程850亩,安装滴头15万多个,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狠抓培训,强技术。为使农户更全面地学到葡萄种植和管理技术,县财政以劳务扶贫的方式,聘请葡萄种植专家对基地周边的村干部、技术骨干和农户进行了葡萄栽培技术培训250次,直接培训人员达7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1万份;多次组织葡萄种植农户到浙江、山东、广东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绿色无公害葡萄园健康发展。 

  三是盘活资源,出效益。为了全面推进葡萄产业的发展,我局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总体思路和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基本要求,盘活市场资源,努力把葡萄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同时,积极争取县委、县府的政策支持,把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扶贫力度,对葡萄苗、葡萄水泥桩实行以奖代补,及时足额兑现补助资金,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目前,基地核心种植面积已由建园时的200亩扩建到1200出产各类优质葡萄35万公斤,产值达200多万元,亩平均产值达1800元,辐射带动了19个社700多农户2800多人发家致富,实现了人均年增收600元,获得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