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县36万斤木耳种植基地项目初见成效
平武县2008年度省级“安民增收”木耳基地项目自2008年11月在坝子、大桥两乡镇启动以来,截至2009年6月10日,共与项目区196户农户签订了木耳种植协议;农户采伐、购买菌棒120万棒;建设菌种房1500平方米;生产优质菌种100万斤;购置菌种房设施141台(套);安装喷水管道76000套、配件1000套;举办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676人。
目前,项目已进入采收期,田丰公司已定点收购项目区农户干木耳5万斤,按均价35元/斤计算,实现产值175万元。预计到明年10月,可采摘干木耳36万斤,实现产值1260万元,完全达到预期效益。
主要措施:一是科学规划,积极申报。项目规划和申报期间,县农发办多次与县农工委、县扶贫局、县农业局联系,从十几个农业产业化项目中筛选出木耳、魔芋和茶叶3个种植项目进行竞争申报,通过深入相关乡镇、村社和农户调查研究、征询意见,按照农民自愿、积极性高,科技含量高、效益好,投资少、见效快的原则,最终确定申报木耳基地项目。在市农发办的精心指导下,经反复修正实施方案,通过专家审定,被省农发办列为第二批安民增收基地项目。二是注重宣传,重抓落实。在得到市农发办批复文件后,县农发办与田丰公司深入大桥、坝子召开宣传发动会,讲解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分析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重点宣传项目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三是完善机制,保护农民利益。2008年12月底,196户农户主动与田丰公司签订了木耳种植合同,保证产品回收,保护耳农利益。四是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在采伐耳棒、打孔晾晒、点种等种植关键环节和时期,县农发办与田丰公司技术人员经常入驻农户耐心指导、严格督促,确保项目运行有条不紊。
主要成效:一是宣传效果明显。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和政策同时走村进社入户,使农户由被动接受政策变为主动了解政策。二是撬动效果明显。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200万元,项目实施后可实现总收入1260万元(其中:纯收入700万元),财政投入与产出比为1:6.3,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引领效果明显。该项目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该县尚属首次,为今后探索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水平等具有借鉴作用。四是带动效果明显。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对该县8个适宜种植食用菌的乡镇具有辐射作用,将促进当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五是增收效果明显。根据目前木耳的采收情况及项目预期效益,达产期农户利润可望达到700万元,户均增收3.5万元。从而实现省级安民增收项目建设的目标,即通过培育和发展受灾地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让受灾群众直接参与产业化基地建设,帮助受灾群众实现当地就业安置、显著增加收入,形成项目区受灾群众“安居、安定、安稳、安心”的良好局面。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