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深圳医疗服务结硕果 “十三五”将投入1400亿
医疗卫生事业是民生实事的头等大事,医疗领域的改造升级,就医服务提升,这都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十二五”期间深圳医疗体系提质增效升级,“三名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在“十三五”期间,深圳卫生计生事业将迎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投入1400亿元,新增床位数2.5万张以上,打造80个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初步形成医疗卫生高地;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化医疗中心,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要达到82岁。
在医疗卫生领域,深圳现有医院123家,其中公立医院64家。截至去年底,深圳医疗机构床位数一共有3.8万张,卫生从业人员9万余名。2015年,深圳全市门诊量8872万余人次,住院量124万余人次。“十二五”期间,深圳市政府卫生总投入585亿元,年均增长19.1%.医疗体系提质增效升级,“三名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引进72个高水平学科团队,引进港大、中大、中国医科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Samii教授等名校名院名医来深合作办医。新增病床1.46万张,新增执业医生6900名,常住人口千人病床数3.4张、千人医生数2.6名,同比分别增长54.5%、26.8%。三级医院25家,同比增加14家,覆盖各区。三甲医院从3家增加至10家,专科医院达到39家。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从20个增加到78个。社会力量办名医诊疗中心、互联网+医疗、高端健康管理、检验检查机构等新业态发展势头增强。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为加快解决市民看病就医问题,我市将进一步扩大医疗资源供给,加大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投入,“十三五”期间,深圳市财政将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投入1400亿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