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财政全力支持工业强市、人才兴市、创新驱动战略
助力太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贯彻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倾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培育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推动太原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山西太原财政始终把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人才兴市、创新驱动战略作为财政中心工作来抓,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财政主动作为,瞄准经济建设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供给结构,深化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是设立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2019年初预算安排工业转型升级资金10亿元,和市工信局联合印发了《太原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重点用于扶持对全市产业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有引领示范作用及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企业,促进相关工业和信息化项目的大发展。2020年支持力度不减,继续安排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资金10亿元。二是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及时拨付富士康、传化物流等企业奖励资金。截止目前累计拨付富士康市级转型发展奖励资金6.08亿元。拨付传化物流资金2619万元。2019年、2020年分别安排双创资金1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三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2019年1月太原市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太原产业投资基金。以投贷联动、联合投资等形式带动社会资本,围绕太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创新转型发展方向,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太原产业投资基金已对威马汽车投资10亿元。四是助力企业复产达效。针对目前全国抗疫的严峻形势,为加快恢复全市企业生产能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太原财政与市工信局联合印发了《太原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资金疫情期间规上企业复产增效奖励办法》,对一季度及上半年工业增加值达标的规模以上企业进行阶梯式奖补,促进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复产达效,增产增效。
二、深化人才强市战略,确保人才专项资金落实到位
太原财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山西省、太原市系列文件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根据太原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全力保障人才强市所需经费。从2018年开始每年财政预算安排10亿元人才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补助高校毕业生,高技能人才来并工作;奖励战略性新兴创新创业团队、产业领军人才及“三晋英才”、“全车技术能手”、“时代新人、晋阳工匠”等各类人才;支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太原市人才公寓项目建设;补贴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和市直医院引进人才、名家名师工作室等。
2020年度,太原财政按照太原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贯彻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在收入下降,支出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克服困难,采用压缩一般性支出等办法,优先保障10亿元的太原市人才专项资金,确保全市人才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规范人才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保证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合规性,确保太原人才强市战略稳步有序推进,太原财政会同太原市委组织部印发《太原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对人才资金的使用加以规范。一是有效厘清人才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确保人才资金的专款专用。二是明确了人才资金申请程序及发放办法,确保人才资金的发放公平公正,有据可考。三是每年对人才资金使用结果实施全面的绩效管理,确保人才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有效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近年来,围绕太原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太原财政将科技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从2018年开始,市本级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科技专项资金10亿元,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资金保障。2019年全市财政科技实际投入23.2亿元,重点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提升科技支撑产业升级能力;建设企业创新平台载体,夯实产业创新发展基础;鼓励科技创业孵化载体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四大扶持方向。太原财政严格按照太原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中确定的12条具体扶持内容及补助标准,支持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同时,制定印发《太原市市级科技创新项目和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试行)》,逐步规范了市级科技项目和经费的管理,并严格按照绩效目标考评办法,对当年安排的科技创新项目全面实行绩效管理,确保科技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