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完善机制 强化考核 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水平
2019年10月22日 来源:山西省财政厅办公室
近年来,山西省忻州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和财政部、山西省财政厅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尝试,健全完善机制,强化评审考核,不断提升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水平,为决胜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实践经验。
一、不断完善竞争立项新机制
(一)成立领导组,提高政治站位。市委市政府成立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有关县(市、区)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布置申报工作,抽调业务骨干编制实施方案。部分县委书记直接抓,竞争立项评审会亲自汇报,力度空前。
(二)注重实地考察,提升评审质量。2018—2019年,繁峙县、宁武县、岢岚县、偏关县、五台县、代县、保德县、静乐县等8个县通过了初审。市财政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提交了考察报告。在评审会上以PPT形式向评审专家作了专题汇报,提供了直观、可靠的图片视频资料,客观全面展示了项目选点及前期工作情况。
(三)根据项目内容,选聘评审专家。考虑美丽乡村建设部分试点项目专业性,采取以省级专家为主、结合市级专家的方式,组成一支高素质、权威性的专家评审团。2018年美丽乡村竞争立项评审邀请山西省农科院两位研究员、市建筑设计院等专家,高水平的专家评审队伍有效确保了竞争立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开展。
(四)广泛接受监督,力求公平公正。为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立项评审工作邀请山西省财政厅驻忻监察处、纪检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组和有关媒体进行现场监督,并将评审结果在忻州市财政局门户网站等媒体上进行公示。黄河新闻网等媒体对忻州市2018年度美丽乡村试点竞争立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
二、不断学习借鉴先进新理念
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理念。浙江省安吉县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是全国首个生态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首批中国生态文明奖获得县。2018年,忻州市组织全市14个县(市、区)主要领导、财政局长、乡镇书记等33人,赴安吉考察学习,开拓了视野,取到了真经,更新了理念。
三、不断强化考核上新台阶
为切实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效益,实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均衡发展的目标。忻州市财政局遵循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委托市财政局预算投资评审中心通过查阅账薄及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查验等方式,对所涉及县(市、区)进行绩效评价,跟踪问效,并形成全市绩效评价总报告及各县分报告。同时,总结经验做法,直指存在问题,深挖问题根源,客观全面通报,要求各县(市、区)互学互鉴、齐头并进,举一反三、对照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抓实整改工作。通过考核通报机制,让各县(市、区)借鉴有经验、对照有实例,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向上向好向前。
四、不断探索忻州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
全市各试点县(市、区)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任务有机结合,作为脱贫攻坚的总抓手和大平台,一张蓝图绘到底,两项任务一起抓,探索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忻州模式。忻府区以奇村温泉度假村为中心,带动周边四个村,开展跃进渠环境整治美化亮化工程及污水管网整治;繁峙县以全国“一村一品”赵庄白水大杏特色产业为引领,采取“专业合作社经营—品牌营销—产品研发深加工”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2.3万亩优质白水大杏种植基地;偏关县、宁武县、静乐县围绕老牛湾、芦芽山等景区开发打造美丽乡村;定襄县围绕“五台山机场——凤凰山景区”全力打造横山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