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政稳步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运行
为改变政府投资模式,建立以市场化导向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新机制,吸引多元化融资,根据省政府2014年57次常务会议精神,2014年以来,省财政大力调整支出结构,设立政府引导资金24亿元,计划吸引社会民间资本96亿元,共同设立总规模达120亿元的战略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体育产业三支投资基金。
一、三支基金的投资重点和扶持方向
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领域主要是煤机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煤层气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煤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现代服务业。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向为文化产业示范区、示范基地,十大文化产业集团、特色文化产业,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文化会展、文化“跨界”融合等新兴文化业态。
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向为旅游企业以兼并、控股、收购、参股等方式跨行业、跨区域重组和整合,六大旅游板块、八大休闲旅游度假区、18个核心景区,乡村体验旅游和工业感受旅游,深度开发旅游文化产品,体育发展重点领域,促进旅游、文化、体育交互融合发展等。
2014年11月,省财政厅下达新兴产业引导资金10亿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亿元、旅游产业引导资金1亿元。2015年7月,下达新兴产业引导资金10亿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亿元、旅游产业引导资金1亿元,三支基金中政府引导资金24亿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二、四举措推动基金发展壮大
一是完善运作机制,开拓投资业务。建立与地方政府、省直部门常态化联络机制,根据基金运行情况召开协调会议。今年已召集基金理事会成员单位召开三次会议,搜集、整理符合基金投资的项目,加快基金的规范运行。建立与银行、大企业等机构客户和高净值客户的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二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项目库,储备基金拟投资领域项目;基金根据规定的投资范围在项目库遴选项目,与企业洽谈,进行尽职调查;对拟投资项目通过基金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评审决策,根据决策结果及投资协议进行项目最终投入。
三是完善项目筛选、立项和尽职调研等投资决策体系。优先选择拥有先进技术、广阔市场但资金严重短缺的企业项目,使用基金及时介入,为企业注入活力,选择适当时机积极推进“新三板”上市。
四是加强对已投入项目的管理。加强对参与企业财务管理、重大事项决策、其他制度的管理等,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和高端人才,提高项目运作效益。
三、基金运作情况
为保证产业基金规范设立和市场化运作,省财政厅与国信集团和山投集团分别签订了政府引导资金委托管理协议。政府引导资金24亿元中,国信集团负责18亿元、山投集团负责6亿元的运作。在两集团的积极运作下,共募集社会资金10.92亿元,投资项目资金13.6亿元,主要投资于:太原锅炉集团和美锦能源集团装备制造项目共7亿元,山西科工龙盛科技有限公司3.52亿元,山西智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41亿元,山西路鑫国耀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发电项目1亿元,山西七一华富生物发电有限公司6500万元。
此外,已有13个企业进行了合作洽谈,完成前期尽职调查,拟投资30多亿元。在理事会成员单位的协助下,两个集团共储备项目2000余个。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