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民政救助资金管理有实功见实效
一是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规范化。从2005年到2012年,全市城市低保保障对象由5.1万人增加到6.69万人。先后10次提高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月人均补助由74元提高到264元,增长3倍多。年资金发放总量由4423万元增加到1.73亿元,增长4倍。
二是农村低保实现从无到有常态化。到2012年底,全市农村低保对象达8.83万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7.8%。先后6次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月人均补助由30元提高到149元,增长近5倍,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23亿元。
三是医疗救助实现多位救助人性化。2005年开始建立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初期主要采取大病二次救助方式。2008年医疗救助全面简化审批手续,取消了病种限制、起付线,提高封顶线。 2012年全市符合条件的城镇困难群众享受到城市医疗救助51313人次,城市医疗救助资金支出1378万元;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享受到农村医疗救助66426人次,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支出1829万元。
四是救助资金实现监督管理制度化。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财政、民政部门密切配合,先后建立健全了救助资金预算、拨付、管理、发放、监督等各项管理制度,并加强制度的落实和督查,确保广大困难群体及时领到“救命钱”,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制止截留、挪用、贪污等违规违纪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