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山西财政新闻联播

冠云平遥牛肉是怎样“牛”起来的

  2009年是农历“牛”年,对于生产经营冠云牛肉的山西省平遥牛肉集团同样也经受市场的洗礼和考验。春节前一个多月,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销售终端、经销商、代理商受传统观念的市场运作影响,春节备货仅仅按照去年同期的50%准备。但是在短短二十天时间里,冠云牛肉市场叫急——供不应求,经销商纷纷打预付款,公司加足马力,工人加班加点,但冠云产品仍处于紧俏状态,今年两节期间公司50多个品种的产品无一库存积压,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以上。近年来,冠云牛肉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几次跨越式发展,步入了现代企业发展的轨道,是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结果。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实现标准化生产

  山西省平遥牛肉集团是生产经营冠云牌平遥牛肉系列产品的股份制企业,是2000年由国有的食品公司改制的。改制之初,企业资金困难,举步维艰,销售收入只有2300万元,年利润仅有200万元,股东的入股资金是经多方筹措的,银行贷款利息就压得喘不过气来,资金负债率高达70%。董事长雷秉义苦心经营平遥牛肉这一传统品牌,虽然取得了“山西省著名商标”这一荣誉,但由于产品的原材料单一地依靠供应商来解决,外购的牛肉屠宰条件简陋、卫生条件差、贮存条件温度不恒定、运输条件没有保障,甚至原材料价格也掌握在少数经纪人手中,虽然经过市场的调查,但也有“货不由主”现象发生,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油脂多,次肉多,注水肉等现象成为困扰企业产品质量的心病,只能依靠加强自身建设,把好每一道工序来控制产品质量。由此带来的是费工、费时、成本大、价格高、利润低,企业经济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彰显。自冠云诞生以来,公司几任领导重复地解决着这一生产经营难题,但资金困扰、市场拓展慢、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办法去克服。冠云产品上了市场,总免不了收到消费者的质量投诉。这一现状严重束缚着企业发展的步伐。但冠云人执著的追求和企业恪守诚信的本色,把经营宗旨确定为“继承发扬传统工艺、巩固提高产品质量、研制开发系列产品、发展推动区域经济”,把“香传百年、义冠云天”确立为企业执业理念,把让消费者吃到放心牛肉融入到生产经营全过程。

  正当公司进一步考虑下大力度解决这一经营难题的时候,农业综合开发的春风吹进了冠云。2003年公司参加了平遥县召开的农业综合开发会议,详细了解了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法规,听取了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讲解,随后在平遥县委、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市、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年3万头肉牛屠宰项目”被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际上,该项目是公司酝酿已久的重大举措,已经县发改部门立项,但苦于资金问题一直迟迟没有动手。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如沐春雨甘露,冠云开始勾画自己最美好的蓝图,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形成。

  2003年,项目资金注入185万元,2004年又注入资金450万元,仅仅三年时间,公司多方筹集资金2000万元,总投资2838万元,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引进青岛建华屠宰设备有限公司成套设备,部分关键控制点采用进口设备,建成贮存能力1500吨冷库壹座。通过建设,形成了年屠宰3万头肉牛的能力,生产牛肉6600吨,牛皮3万张,牛下水3万套的生产能力,同时又形成了年增加销售收入1.25亿元,年创利400万元的经济效益。从活牛购进、屠宰、分割到排酸等工序均按照标准化生产,分解为六分体,十八个部位,增加冷鲜肉和分割肉产品品种,解决了生肉外购难题,扩展了经营范围,提高了产品质量,满足了市场需求。生肉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平遥冠云牛肉品牌质量的提升。项目还带动了周边县市农户的养牛积极性,带动农户3000户,年需活牛30000头,10头牛以上养殖户户均增加年收入10400元,带动农民增收3120万元,为公司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当地畜牧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圆了驰名商标梦想

  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在冠云的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全公司上下的生产经营积极性。随着肉牛屠宰生产线的建成,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0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荣获山西省模范单位和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省乃至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继续坚持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信条,以“顾客的满意就是冠云的追求”为质量方针,以“铸就民族品牌,争创世界名牌”为质量目标,一年一个新台阶,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市场的发展。原有的市场区域仅仅分布在省内几个重点城市,公司确立了强化省内、渠道下沉,面向全国的五年规划,使省内市场幅射率达到100%,并且在内蒙、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等省市设立了办事处,有效地推进了冠云市场的推广。2003年,完成销售收入5000万元,2004年达到8000万元,2005年完成1.12亿元,2006年1.43亿元,2007年1.93亿元,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达到2.24亿元,公司上缴税金达到1200万元,人均缴税2万元,人均创利2万元。冠云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晋中市首例“中国驰名商标”。在中国驰名商标新闻发布会上,公司董事长雷秉义激动地说:“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一是靠改制使我们机制灵活了,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帮我们圆了驰名商标梦”。

  农业综合开发让冠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公司股东大会确立了:“打造一个品牌、抓好三项创新、建设一项工程、实现一个目标”的近期发展规划。打造一个品牌就是把冠云打造成为全国性品牌,全世界的品牌,抓好三项创新就是抓好技术、营销和管理创新,建设一项工程就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抓好产业升级,建设二万吨肉制品项目,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

  二万吨肉制品项目是经山西省发改委立项,山西省环保局批准环境评价的全省1311工程项目,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重点扶持的项目,是县委、政府的重点工程。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入股资金1500万元(国家农发资金1000万元,省级农发资金500万元)按时到位,给予项目极大支持。目前项目土建已经完工,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今年中秋节前可投产运行。项目投产后,平遥牛肉产量可增加到10000吨,增加酱卤牛肉、低温肉制品各5000吨,年增加销售收入9.9亿元,实现利润3750万元。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1200个,能直接带动20000农户,人均提高年收入3500元。该项目的实施使全县的养牛及其牛肉加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公司成为集参观、旅游、生产、加工、经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可以拉动当地的物流运输、种植、皮革、彩印、包装、生化制药等相关产业。该项目的建设,使冠云规模得到扩展,冠云品牌得到提升,对提高平遥牛肉的市场竞争力,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农村、农民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农业综合开发给冠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冠云的规模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目前,冠云已成为平遥县利税大户,晋中市食品安全唯一的五星级企业、山西省功勋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8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到公司考察,盛赞冠云牛肉为原生态风味,并提出了保持传统优势、尽快产业升级等要求。到2008年底,公司已成为无欠税、无欠费、无欠工资的明星企业。今后公司将按照既定的品牌定位和发展战略,向更强、更快、更高的目标冲刺。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