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山东财政新闻联播

山东省济宁市财政:创新要素保障方式
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济宁市财政局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紧扣市委、市政府“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战略部署,突出“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工作主线,强化政策集成,集聚财政要素资源,改革创新服务方式,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一是强化政策集成,真金白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面系统梳理国家、省、市支持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扶持政策,协调业务主管部门细化完善政策享受主体、补助标准、申报程序、资金拨付等环节,紧扣每一个条文和规定落实资金,保障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到位。今年市本级拿出7.2亿元支持产业集群、科技研发创新、文旅市场开拓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等高质量发展。同时,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着力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近30亿元,落实省政府前四批“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扶持资金9.4亿元。

  二是创新支持方式,凝聚支持高质量发展合力。用足用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百亿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基金,做到新老基金协同发力,最大限度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市级已经运作50支政府投资基金,实缴出资47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37.3亿元,累计投资产业项目106个。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稳定器”作用,组建市担保集团,坚守支农支小准公共定位,市级政府性担保公司在保金额71.3亿元,其中向省担保备案在保金额62亿元,在全省位居前列;同步加快推进“政银担”合作,4次举办对接洽谈会,与25家商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授信额度135.4亿元。深化股权投资改革,每年安排5000万元设立工业技改基金,将对企业的“奖补”变为股权投资,由“无偿投入”变为资本金注入,探索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工业技改基金投资运作,成功打造“济宁模式”在全省推广,截至目前,5个重点技改项目成功投资签约,市级技改基金率先出资4000万元,9个企业技改项目作为今年二期基金投资计划,年内市级再领投6000万元,技改基金市级投资规模累计达1亿元,预计全市累计可达2亿元。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基层。完善宣传机制,将各项扶持政策整理汇编成册,积极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开设“财政大讲堂”,由局领导、业务科长讲解惠企惠民政策,同步开设网站专栏,大力宣传解读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建立前方后方协同闭环机制,成立服务助企攀登“智囊团”,深入实施“一线工作法”,对在企业一线收集到的问题,及时会同业务主管部门进行会商,所有问题纳入清单台账,定措施、定步骤、定责任、定时限,定期督导调度、实现销号管理,形成前方后方联动协作、同向发力的闭环工作机制。创新资金拨付方式,开启助企攀登资金直通车,对市以上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直接拨付市直业务主管部门,由市直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将政策兑现到企业,减少了资金周转环节,提高了资金拨付效率,确保资金早拨付、企业早受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