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山东财政新闻联播

山东省鄄城县财政:创新财政体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鄄城县财政局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结合县域发展实际,不断创新财政体制机制,通过强化资金统筹整合、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和拓宽资金投入方式,积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财政力量。

  一、加快构建资金投入新机制。始终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在财政资金投入上持续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一是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2019年以来共整合各级次涉农资金17.07亿元,重点用于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农村危房改造和美丽乡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建立县级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县级预算连续两年累计安排乡村振兴资金1亿元,主要用于“厕所革命”、农村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领域。三是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加强与项目单位、扶贫部门、审计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二、努力打造乡村发展新高地。不断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既注重政策的普惠性,又注重激发乡村自身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来巩固脱贫攻坚。一方面,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目标,把贫困人口作为财政投入的重点群体,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提标政策,从推动黄河滩区迁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入手,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另一方面,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改变以往财政直接投入方式,通过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吸引带动了益客产业园、国药康养文旅小镇、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农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积极探索多元融资新格局。2019年,鄄城县设立了1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基金,成为全省首支省、市、县三级财政与国有公司及社会资本合作设立的基金,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带动性,目前基金投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2020以来,坚持一手抓抗击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牢牢把握“鲁担惠农贷”政策机遇,为全县606户农业经营主体累计担保贷款2.58亿元,放款户数和金额居全市前列,有效破解了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当前鄄城县逐步形成了以公共财政资金为引导,产业基金和社会金融资本互为补充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格局,为县域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