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政:突出“六个重点” 培养打造新时代财政好干部
根据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要求和厅机关“领导干部讲党课”安排部署,7月7日晚,山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兴云以“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主题,为厅机关党员干部讲党课。
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忠诚可靠、坚持事业至上、勇于创新拼搏、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财政干部队伍,意义十分重大。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做好“选、育、管、用”四篇文章,切实把干部管好、用好、培养好。一要树牢讲政治、顾大局的鲜明导向,有闯劲、勇担当的鲜明导向,能吃苦、甘奉献的鲜明导向, 在“选准”上下功夫。二要注重加强培训教育、实践历练、领导“传帮带”,在“育强”上下功夫。三要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在“严管”上下功夫。四要突出正向激励,在“用好”上下功夫。财政干部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好干部标准,砥砺品行、树立形象,培养打造新时代财政好干部。
一、做政治过硬的财政干部。要深刻把握政治机关的定位,自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财政工作,既算经济账、收支账,更算政治账、发展账、民生账,牢牢把握财政工作的正确方向。要跳出财政干财政,坚定不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力做好“六稳”“六保”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撑,积极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增强服务全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严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洁纪律,在思想政治上行动上全面向党中央看齐,认真落实好请示报告制度,时刻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和行动上的自律,真正做到既干成事、又不出事,切实维护好财政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做勇于担当的财政干部。要按照山东省委确定的“重点工作攻坚年”工作部署,积极打好打赢财政攻坚“十场硬仗”,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各项改革攻坚任务落实。要对配合职能部门承担的事项,主动作为、超前对接、上门服务,下好“先手棋”、送上“及时雨”,坚决避免“事后出手、被动买单”。要用好“改革创新”这个关键一招,突破传统的理财观念,不断深化财政投融资改革,加强财金、财企、财社合作,用足用好用活政府引导基金、PPP、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补偿、应急转贷、股权投资等政策工具,吸引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
三、做善抓落实的财政干部。要注重效率,对中央决策部署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决不疲疲沓沓、拖拖拉拉。要注重方法,善于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提升财政管理效能。要注重调研,政策出台前通过调研摸情况、听诉求。政策出台后通过调研看效果、纠偏差;资金拨付后通过调研找问题、问绩效,有的放矢地完善政策、解决问题、编好预算、落实工作。要注重效果,对每一项财政工作,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和钉钉子的精神,一环扣着一环抓、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四、做业务精湛的财政干部。要注重学习好、理解好、把握好、运用好政策,善于用政策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确保财政政策发挥更大效用。要强化制度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及时将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加快补齐财政管理制度短板,构建覆盖财政工作全领域、各环节的制度体系,切实把财政权力运行关进制度“笼子”里。要不断加强财政管理,善于及时总结归纳、复制推广各地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助力提升全省财政管理整体水平。对财政管理中的短板漏洞,及时抓好整改,切实做到精细科学、“严丝合缝”。
五、做用心服务的财政干部。要适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聚焦职能职责,找准工作定位,更好地服务中央决策部署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密切关注“六稳”“六保”工作中的新动向、新问题、新需求,统筹资金、精准施策,全力保障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要进一步增强为预算部门主动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财政服务上的“增”来弥补资金上的“减”,最大程度争取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要进一步增加对下转移支付,特别是强化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尽最大努力帮助基层渡过难关。要以便民利企为出发点,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流程再造,把该减的减到位、该放的放下去,大力优化财政业务流程,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等工作模式,努力用财政服务的力度,提升企业和群众对财政工作的满意度。
六、做勤于学习的财政干部。要用“紧迫之心”对待学习,让学习成为行动自觉,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加快补齐本领上的短板、能力上的不足,跟上时代的节奏。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把学习的着眼点聚焦到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上,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要坚持做到学用结合、学用相长,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担当的能力本领、干事创业的实招硬招、推动财政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