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财政打好服务“组合拳”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一是做强服务力量。整合科室资源,成立财源建设、对上沟通、融资、招商、服务保障等八条工作线,集中业务骨干力量,实施分线作战,全力培植壮大财源。设立财源建设办公室,发挥总牵头作用,强化政策制定落实及协调调度分析,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单设税政科,发挥专业化作用,严格保证上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通过集中学习政策文件、走出去走上去学习交流等方式,促进涉企人员扩眼界、提境界,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意识,积极提高工作效能,用心打造优质、高效服务队伍。
二是做实服务措施。实施科室分口包联行业制度,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有效撬动各经济发展要素提质增效。一方面,通过贷款贴息、股权投资、风险补偿等方式,集中扶持产业发展薄弱环节,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政银保”合作,引导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企业贷款范围,最大限度提高贷款额度,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上半年拨付各项奖补资金3700余万元,助推企业做大做强;筹集资金1.94亿元用于产业引导,加快推进白鹭湾科技金融小镇和海吉尔家电、华斯特林机电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三是做细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财源建设信息平台,公开发布支持企业发展政策信息,并将全县企业细化为车辆装备制造、石材建材、轻工纺织、生物化工、橡塑、食品加工、商贸物流、建筑房地产和金融保险9大产业,免费发布企业基本情况、主导产品、供求信息等,促进企业政策共享、信息互通、资源互补、市场共拓,融合发展。
四是做精服务政策。把地方财政贡献前20名重点工业企业、10家“潜力股”企业,纳入重点扶持对象,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制约企业发展瓶颈,实施一企一策,精准高效帮扶,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行项目库管理,以财源建设平台为依托,及时掌握财源对象动态,推动服务企业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同时,主动深入企业一线,摸清企业发展真实需求,潜心研究实施有针对性、接地气的政策,真正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
五是做优服务环境。有效运用PPP模式,加快推进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现阶段已梳理涉及养老养生、生态环保、医疗等10余个领域,概算投资额近200亿元的30余个PPP项目,进行储备推介。全域旅游、城东片区道路建设、城北片区道路建设等10余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概算投资近40亿元,成功运作后,将全面提升我县城市发展载体功能,为招商引资、产业自主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