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山东财政新闻联播

乳山市从“软实力”向“硬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厚植文化产业资源,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我市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孕育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新动能,加速形成文化产业空间,依托文化与产业的凝聚力,亮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姿态,开创出一条文化产业全域开花的新路径。

  一是规划引领,树立文化产业新标杆。充分发挥城市品牌效应,推进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撑文化、文化经济互动发展新格局。针对以往文化产业总量不大、发展不快的实际,立足境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将资源优势变产业优势,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开发力度;将产品生产意识变为商品制造意识,对柳编、葫芦烙画等可生产非遗项目,融入文化和科技因子,增加商品附加值;通过专业培训、专题讲座、观摩等形式,引导文化从业者从生产团队变管理团队;规划文化园区、打造产业集群,变文化产业基地为文化产业园区,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规模。同时,把“文化活市”作为经济发展三大战略之一,编制了“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十大领域”繁荣发展的意见》,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立文化创新人才评选机制,为文化企业成长“舒筋活血”。

  二是项目引擎,“文化+”出产业新动能。把项目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立足本地优势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园区招商,精心策划招商项目,深入深圳、上海、苏州等重点区域,参加深圳文博会、威海文交会等重点活动,针对性、多渠道进行宣传。以“文化+”思维,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文化含金量和产业发展层次。依托境内红色文化资源,重点打造了马石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冯德英文学馆等,规划了红色体验文化之旅,丰富旅游内涵;借助互联网,建设了金谷园特色文化产品;通过融入文化创意,加大喜饼、钩织、镂绣等可生产非遗项目的开发。

  三是搭建平台,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生态园”。成立文化人才专家委员会,实施文化名家造就计划,探索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将文化人才引进、培养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并在安家落户、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为弥补高端人才缺乏的短板,成立文化产业研修班,以集中培训与在职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先后邀请中华文化促进会、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等机构专家开展文化产业专题系列讲座,开阔了文化产业人才视野,搭建起高端人才培养平台。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台依湖国际酒庄生态文化区美术馆、葡萄酒博物馆,银滩大学生文化创意基地、图书馆,福如东海书画院、展览馆等一批文化园区相继落地,为乳山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阵地。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