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山东财政新闻联播

鄄城县转变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拓展融资新渠道

  一、着力打造“一个平台”。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打造社会资本融资平台,在发挥好鄄城县恒源城市开发有限公司的基础上,今年再筹划成立清源城市开发有限公司,将住建局、城管局下属的市政基础设施闲置资产进行有效整合,做大公司规模,提高融资能力。目前,公司资产已达9.5亿元,下一步计划整合资产达到30个亿,为提升我县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二、切实强化“两个保障”。一是严格支出管理。坚持“节支就是增收”的理念,建立健全县级现代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严格预算约束,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公共支出标准体系,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节约政府运行成本。同时,强化资金监管和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切实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二是加大融资力度。在争取政策性资金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和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积极利用“三个政策”。一是利用好PPP项目政策。成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公室,认真研究省政府出台的政府与社会资本使用发展基金和奖补政策,大力推进PPP运作机制,扎实做好项目策划、论证、立项等基础工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公益事业和几处设施建设中。操作运行好已策划论证的13个PPP项目。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公共事业,实现政府和企业双赢。二是利用好棚户区改造政策。积极开展棚户区改造工作,计划实施1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群众6100户,面积54.7万平方米,利用棚改资金25.98亿元,其中国开行和农发行贷款20.79亿元。通过棚户区改造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激活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利用好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支持政策。计划从农业发展银行争取教育“大班额”贷款5.28亿元,交通贷款5.92亿元,光伏扶贫项目融资3亿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融资5亿元,从而有效解决教育和交通等基础设施问题,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四、努力做到“四个最大”。最大限度增强资金集聚能力、最大限度防范财政风险、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限度拓宽融资渠道。

  五、着重做好“五个转变”。一是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向没钱找钱也要办成事转变;二是从单纯向上争取资金,向同时通过策划论证项目争资金、争融资转变;三是从被动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向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杠杆作用,主动引领转方式、调结构、谋发展转变;四是从单纯分配资金,向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转变;五是从重基建预决算评审,向重质量绩效评估转变。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