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实施品牌战略奖励办法取得积极成效
近日,威海市、县两级财政部门依据《威海市实施品牌战略奖励办法》,共兑现全市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名牌及中国驰名商标的55户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品牌培育奖励600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全市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
一、引导企业进行质量管理和认证标准化建设,夯实争创品牌根基。威海市中小企业在中央、省和市三级财政专项开拓国际市场及标准化管理认证体系政策鼓励下,日益重视其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管理认证体系建设。据今年1月份财务快报显示,外向型经济特征突出的全市936户企业中, 52.24%的企业已具备和建立有标准化的企业管理和认证基础,较其他未建立质量管理和标准化认证的企业占比高5.5%,为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了基础条件。1月份,已具备管理和认证基础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和上缴税金增幅分别高出全市面上企业21.4个、0.1个和12.6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利润和出口值增幅分别高出面上企业0.47元与16.1个百分点。
二、企业品牌的产业分布结构优化,服务业品牌实现突破。经威海市经贸委、财政局等部门联合核实确认,2009年全市获得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企业55个,符合奖励条件的有53个。其中,山东省质量管理奖2个,山东省服务业名牌4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个,新增山东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以及复评通过、续展山东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45个。这是威海市实施品牌战略奖励政策以来企业获奖最多的一年。其中,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是2009年首届省长质量奖全省十户企业之一,山东家家悦集团有限公司、西霞口集团有限公司两户服务业企业进入全省服务业先进企业百强。截至去年底,全市获得奖励的品牌共218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19个,山东名牌产品107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74个,山东省质量管理奖2个,山东省服务名牌4个。已有威海无花果、荣成花生及海带、乳山牡蛎等5个市场份额稳固的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
三、发挥品牌对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带动效应,促进城乡居民和地方财政增收。在当前政府鼓励积极消费政策激励下,威海市、县两级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全市企业品牌建设专项扶持力度,细化支持重点,优化支持方式,重点支持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注册。通过提高威海产品的品牌传播、美誉度,着力巩固京沪等国内市场对“好当家”海产品、“艺达”家纺等制造业品牌和省内广大城乡消费者对“家家悦”超市等服务业品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的认可度,充分发挥品牌的市场放大和增进效应,促进全市城乡居民和地方财政增收。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