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财政管理绩效提升工作成效显著
2024年2月19日 来源:陕西省财政厅办公室
渭南市深入开展“财政管理绩效提升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以来,大荔县高站位部署、高标准落实,锚定“五个提升”目标要求,紧扣“一年补短板、两年促规范、三年大提升”工作思路,从“健全组织保障、坚持思想引领、强化收支管理、抓实资金绩效、夯实基层基础、厚植履职能力”六方面持续发力,财政管理绩效在“三年行动”引领下实现大提升。
一是健全组织保障,细化责任落实,“三年行动”部署扎实推进。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分工负责,预算股牵头抓总,股室单位具体抓落实的“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做到清单到岗、责任到人;将各项季考、年考指标融入股所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严格执行奖惩,有力增强了做好“三年行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制度机制上确保了“三年行动”各项部署安排扎实有效推进。
二是坚持思想引领,提升政治站位,财政服务大局展现新作为。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和“财为政服务”理念,坚持“高质量抓实政治理论学习”“高站位落实各级决策部署”双管齐下,以实际行动坚定践行“国之大者”,坚决做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推进到哪里、财政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立足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大局认识把握、精心谋划财政工作,有力推动财政资源向中省市县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配置,向“三保”、乡村振兴、民生保障、补短板等重点领域配置,保证了国家财政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
三是坚持综合施策,强化收支管理,财政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聚焦收支管理提质增效,坚持“抓实组织收入、兜牢‘三保’底线、落实政策性支出、强化预算执行分析”一体推进、协同发力。2023年,全县“七项重点政策性支出”执行有力、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城市建设、医疗卫生、交通基建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顺利完成,财政综合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四是坚持多点发力,树牢绩效理念,资金使用绩效迈上新台阶。坚持把绩效理念贯穿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全过程,从“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重点领域资金监管”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制定印发《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及一般性支出》制度文件,实现政府过紧日子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评价结果应用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全周期预算绩效闭环管理初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快建成。财政衔接资金、直达资金、暂付款清理等重点领域资金监管有力有效。
五是坚持目标导向,夯实基层基础,财政基础管理水平实现新突破。聚焦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目标要求,探索践行“1+2+4”财政治理路径,即:聚焦“实现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坚持“绩效提升”“风险管控”两大举措,抓实“预算绩效管理、债务风险防控、国有资产监管、乡镇财政治理”四项重点,财政治理效能实现新跃升。“三保”底线兜得更牢更实,大荔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作了“三保”经验交流发言;乡镇财政管理获得省财政厅肯定,先后多批次接待市县兄弟单位来荔交流学习基层财政管理;全省财政支农现场会在荔成功举办,大荔涉农资金管理、财政干部综合素养获得与会代表一致好评;在省财政厅、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大荔被财政部确定为全省唯一县级基层调研联系点。同时,国有资产“五统一”管理模式提质增效,教育收费纳入财政云实行电子化支付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周期预算绩效闭环管理初步建立,财政综合保障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六是注重机制建设,厚植履职能力,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实现新提升。以培养“思想解放、能力突出、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建立财政选人用人和干部培训教育机制,概括起来为“建立三个常态化”。常态化落实“三项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形成了“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选人用人机制。常态化开展政治业务培训,厚植履职能力。聚焦培养“四能”型财政干部,扎实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务操作、岗位练兵等综合素质培训,全局干部的党性观念、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常态化推进财政文化建设,增强了团队亲和力与战斗力,为财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队伍保障。
下一步,大荔县将对标省财政厅、市财政局部署安排,以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成果为引领,精准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求,坚持抓收入、优支出、保重点、强监管、提效能多管齐下,全力以赴保障财政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以实干实绩为财政工作增光添彩,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