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勉县农光互补综合利用资源 园区带动实现精准脱贫
3月30日-31日,省纪委驻省财政厅纪检组长史小平带领扶贫资金检查工作督导组一行四人,通过实地考察、座谈查询等方式,对汉中市勉县元墩镇喇家寨社区光伏扶贫示范园建设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据喇家寨社区光伏扶贫示范园负责人陈锦介绍,该项目为汉中允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喇家寨社区合作项目,总投资4600万元,占地130亩,总装机容量5兆瓦(5000千瓦)。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1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占地30亩,已于2016年7月26日建成并网发电;项目投资1000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作为喇家寨社区199户贫困户(不含五保户等政策兜底对象)入股资金享受分红收益并实行保底政策,每年总收益不低于12万元,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约300元。
二期4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占地100亩,分两阶段建设(每阶段占地50亩装机容量2兆瓦),总投资3600万元,采取股份合作方式,其中企业投资1836万元持股51%,财政资金投入1764万元作为喇家寨社区全体贫困户入股资金持股49%。项目自2016年10月中旬启动,目前(3月底)已完成投资2600万元,第一阶段2兆瓦光伏电站已建成并网发电,第二阶段2兆瓦光伏电站所需土地正在调整,预计将在5月底全部建成。一、二期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550万度,实现产值540万元,喇家寨社区262户670名贫困群众每年人均直补利润分红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经测算,项目25年周期内将发电13750万度,可节约14740万吨标准煤,累计减少CO2排放42345吨、SO2排放274吨、粉尘排放205万吨,经济、生态效益非常可观。
督导组现场考察看到,产业园内多晶硅光伏板排列整齐有序,配电室逆变器、交流防雷汇流箱、低压开关柜等设备运行正常,截至3月30日下午4时液晶屏显示器实时统计的当日累计发电量已达4600度,园区道路、绿化正在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用地主要是盘活利用废弃砖厂无法复耕土地、群众撂荒土地,以及部分流转集中的土地。同时,在园区东侧的喇家寨移民集中安置点48家贫困户的楼顶已架设光伏板252块(413平米)共65千瓦。在园区部分光伏板下的土地上,种植在食用菌料袋中的滑子菇等正在茁壮成长。
据园区负责人和元墩镇党委书记李建武、镇长刘晓菊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并网发电后,贫困户通过三个渠道增加收入:一是土地流转增加收入,企业以每年每亩1000元的价格给农户支付土地流转费用,租金每5年上调10%。二是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在建设过程中企业优先使用当地贫困群众,项目建设以来,当地群众通过参加土建、运输等务工增加收入70多万元。项目建成后园区绿化维护、光伏板清洗和发展特色种植,将继续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三是参与分红增加收入,项目并网发电后,贫困户将按投资比例分配项目收益。为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持续带动喇家寨社区群众精准脱贫、增加收入,未来园区运行主要采取3种模式:一是农光互补模式,把现代农业与光伏产业相结合,利用光伏架板下的空间发展食用菌、养鱼、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业,既提高单位土地综合效益,又增加社区群众劳务收入。二是投资入股模式,社区非贫困户每户集资500元投资入股分红,并引导贫困户把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投入企业,每年享受2500元的分红。三是房光结合模式,在喇家寨移民集中安置点帮助贫困户发展家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持续收益达20年。
通过与勉县元墩镇、县财政局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座谈,并核对、查询有关资金下达文件和项目资金收拨明细情况,督导组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勉县财政局已收到上级财政拨付的喇家寨社区光伏扶贫示范园项目建设财政专项资金1433万元,其中:2015年10月收到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2016年8月收到市财政专项配套资金333万元,2016年9月收到省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县级整合安排)400万元,2016年12月收到省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助资金500万元。2016年县财政已累计拨付项目资金1153万元,其中拨入元墩镇专项资金专户953万元,拨入县移民办50万元,直接拨付汉中允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50万元。元墩镇对园区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按工程进度向企业拨款,截至2017年3月底已累计拨款1153万元,剩余资金将在项目审计验收、结算结束后拨付。
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园区董事7人,喇家寨社区4人,代表财政投入资金的股东权益;园区监事会中,镇政府工作人员3人,对园区决策、重大事项进行监督;镇政府每两年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审计一次,县财政局每两年对园区资金、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根据喇家寨社区光伏扶贫示范园项目建设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督导组要求县财政局和元墩镇政府严格把关,加强审计和监督,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验收结算,尽快将剩余财政资金拨付到位;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并协调解决好新能源电价补贴政策落实等问题,保障项目尽快全面达效运营并按协议向贫困户分红,加快带动社区群众增加收入、贫困户精准脱贫步伐,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