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陕西财政新闻联播

陕西省宝鸡市财政多措并举完善财政支农机制

2014年12月10日 来源:陕西省财政厅办公室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创新财政支农工作机制,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确保了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涉农投入,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宝鸡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各项支农投入政策的规定,不断加大对农业投入的考核力度,确保了财政预算内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2012—2014年,全市预算安排支农资金分别为87714万元、111421万元和117830万元,分别比上年预算增长14.5%、27%和5.8%。同时,近两年来,宝鸡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安排1亿元,重点支持以猕猴桃、矮砧苹果、设施蔬菜和畜牧产业为重点的6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粮食生产、现代果业、畜牧产业以及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是落实“一事一议”奖补政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方便群众致富。宝鸡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严格执行新的筹资筹劳标准,并修订印发了《宝鸡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先议后筹,先筹后补”原则,没有发生违反规定程序、超标准、超范围筹资筹劳问题,切实减轻了群众筹资筹劳负担。截止10月份,争取中省奖补资金12898万元(比上年增加6%),其中,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9898万元,一事一议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3000万元,市级配套2700万元,县区配套5600万元,共筹资筹劳19865万元,安排普惠制项目962个,特惠制项目97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72个,全市农村公益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是落实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近年来,宝鸡市财政部门深化惠农补贴资金兑付方式改革,全面落实中省市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健全监管体制机制,提高了强农惠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折通”兑付方式改革五年来,累计发放农资综合粮食补贴、退耕还林、小麦良种、地膜玉米、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资金16亿元。今年前10个月,全市共计发放粮食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总计43633万元,其中:粮食综合补贴资金37611.17万元,全市68万户受益;兑付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022万元,近9848户群众受益;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入学资助政策,兑付资金1100万元,2200名大学生得到救助。在兑付工作中,宝鸡市财政局积极推广“一折通”快捷高效发放方式,完善补贴程序,健全发放办法,简化兑付手续,做好公示工作,特别是对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户,除上门张贴公示内容外,还要求对留有联系方式的人以手机短信进行告知,得到了广大农户的好评。

  四是大力发展壮大高产设施,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宝鸡市财政局积极整合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项目资金,大力支持农村开展土地综合治理,积极发展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2013年,新增灌溉面积1.4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6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4万亩,年节约水量718万立方米,极大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多种经营增收能力,项目区由单纯的种植业开始向附加值高的种养业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在今夏抗旱救灾工作中,高标准农田设施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区农田得到了有效灌溉,确保了农民群众生产性收入稳步提升。

  五是强化支农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在加大对涉农直接投入的同时,宝鸡市财政局强化支农项目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项目库管理工作,把项目遴选与农民增收工程相结合,把项目资金与其他支农资金相衔接,切实加快支农支出进度,提高支农预算执行质量,充分发挥资金整合聚集效应,继续以现代果业、小水重点县、省级农业园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菜篮子工程等项目为依托,坚持以县为主,上下联动的工作思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支农资金监管机制,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财政农业专项资金分配与财政支农工作相挂钩的资金分配管理机制,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