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陕西财政新闻联播

咸阳市渭城区向现代化田园新区阔步前行

  去年以来,渭城区着眼于富区强民、加快发展,准确研判、综合施策,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统揽,牢固树立“统筹发展、全域发展、转型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园区推动、四城联动,推动现代化田园新区建设迈上崭新的步伐,为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咸阳梦”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攀升。该区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促发展,综合实力、发展质量实现双提升。去年生产总值完成305亿元,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2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收入8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4亿元,增长27%。现代都市农业加速发展,以七大农业园区为支撑的五陵塬都市农业长廊初具规模,张裕酒庄正式投产,周陵田园居、正阳现代农业示范园基本建成,全区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完成22.1亿元、12.6亿元,增长10%和6%。工业经济企稳回升,长庆石化技改、咸阳石油化工扩能基本完成,渭城新兴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被命名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完成430亿元、128亿元,增长8%和18%。现代服务业特色凸显,酒店餐饮、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大石头村、边方村、刘家沟村等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提升,城乡消费市场持续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亿元,增长16%。

  产业发展亮点纷呈。该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拉动增长的有力举措,与新城紧密协作,联手招商,共建项目。先后引进泉商国际、现代风情综合体等重大项目49个,签约资金近500亿元,完成投资123亿元。不断完善征迁工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开创渭城“和谐征迁”新模式,在服务西咸新区建设中树立标杆。去年共为新城征(租)地2.4万亩,交付使用2万亩,完成14个村近1500户群众搬迁工作。86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0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30%,秦汉清华中学、空港商务中心等24个项目基本建成,有色光电、综合保税区等项目进展顺利,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为全区经济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统筹城乡快速推进。该区坚持把城乡发展一体化放在统领全局的位置,与新城全域统筹谋划,联合组建机构,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联合新城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各项单体规划,空港花园、周礼佳苑等9个新型社区145栋楼主体封顶,9大新型社区快速打造,打造了边方村家庭宾馆、大石头关中民俗旅游村、刘家沟大秦风韵休闲小院等特色村落,大石头村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节能建筑示范村。上林北路、酒庄路相继建成,秦汉大道、沣泾大道等加紧施工,全区路网框架基本形成。配合市上大力实施中心城市“3+6”改造提升工程,咸阳古渡、清渭楼南广场建成对外开放,东风路北延段和文渊路即将建成通车。32个旧城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征迁面积330亩。深入开展城乡容貌大提升活动,渭城桥北、抗战南路和东风路等容貌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收集处置实现全覆盖,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改善。
    幸福指数大幅提升。该区严格落实“两个80%”的硬指标,投入6亿元,实施民生项目203个,办成了一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00多套,完成投资1.5亿元,普惠小区全面封顶,望贤小区部分楼栋基本建成。投入1.5亿元,实施校建工程49个,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个,解决了近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启动实施殡葬改革,认真落实惠民殡葬补助政策,农村新亡故人员遗体全部实行火化、集中安葬。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城乡居民养老参保8.3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为98%、98.4%。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顺利完成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组建、职能整合和人员划转,医疗、卫生、文化、计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全面落实失地农民保障政策,全年发放养老保障金1000多万元。新增城镇就业近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9万人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285元、10785元,增长16%和17%。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校车安全监控平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切实做好失地农民保障工作,让他们带着财富住进新型社区,带着技能走进产业园区,实现了平等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