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全省各市普遍建立农村综合改革联系村
建立联系村制度是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方法的一项重要创新。2008年,经过国务院综改办的实地考察和遴选,我省旬邑县原底乡西头村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联系村。之后,国务院综改办王卫星主任、赵杰副主任等领导先后三次深入该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该村基本情况和农村综合改革政策的落实情况,了解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建议,指导和帮助联系村所在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国务院综改办在西头村蹲点调研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思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拓展了我们的工作视野。为此,省上也选定了宝鸡市金台区硖石乡五七村作为省综改办的联系村。
省财政厅领导对建立联系村工作非常重视,王小龙副厅长、刘红春副巡视员和综改办同志先后六次深入西头村和五七村进行蹲点调研。内容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农民负担特别是农业生产用水负担等情况的调研,做农民负担的“守护神”;二是关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需求新形势,做好创新体制机制性建设的基础工作,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的持续快速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调研,研究公共财政如何更多的覆盖农村,公共服务如何逐步扩大到农村等问题;四是加强对村级公益事业的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在财政奖补政策的引导下,如何引导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建设自己家园的新路子;五是加强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如何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问题的调研;六是加强对基层民主问题的调研,探索如何将公共财政制度与农村民主制度结合起来,激发农民参与的政治热情,做好农村工作;七是继续关注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问题,探索有效化解乡村债务的新措施。通过蹲点调研,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农户,及时掌握了党的农村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深入了解了基层干部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及时发现了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联系村的实际情况和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系统分析,深入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的建议;针对联系村存在的问题,由点带面,并逐步延伸到乡、县,在与基层交换意见的基础上,指导、帮助联系村所在地推进了农村综合改革;从事改革的同志,吃住在基层、扎根在农家,耳闻目睹了中央实行支农惠农政策以来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体会到广大农民对党和政府由衷的感激之情充分调动了大家献身“三农”、服务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了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形成了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不怕吃苦、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磨练了意志,锻炼了品性。
今年2月份,省综改办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综合改革联系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设区市要充分认识联系村制度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都要选择一个村作为本市农村综合改革联系村,真正发挥联系村在农村综合改革中的“试验田”和信息源的作用。4月份,又按照国务院综改办的要求,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综合改革联系村数据信息上报工作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市将自行确定的联系村及时上报省综改办备案,联系村所在县综改办要指定专人负责联系村数据信息上报工作;国务院综改办和省综改办确定的两个联系村,要认真填报《农村综合改革联系村村委会调查表》,并指定本村5-10个农户填报《农村综合改革联系村农户调查表》;各市自行确定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联系村,可参照上述调查表的格式和要求填写,并将统计数据上报省综改办。同时,各联系村还要在村内选定1-2个农户如实记录日常生产生活收支账。
各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联系村目前已经全部确定,分别是:西安市——高陵县湾子乡北孙村,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玉门村,宝鸡市――陇县曹家湾镇红星村,咸阳市―― 泾阳县三渠镇挡驾桥村,渭南市――华县赤水镇辛村,汉中市――汉台区七里街道办留马山村,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五一村,商洛市――洛南县石门镇王桥村,延安市――安塞县沿河湾镇杨家沟村,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海流滩村,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杨村乡崔东沟村。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