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保护了我区革命遗址遗迹。在革命老区资金的支持下,盐池革命烈士纪念碑、同心西征红军纪念园、西吉红军长征单家集纪念馆、彭阳乔家渠毛泽东宿营地遗址保护、任山河战役战场保护等一批项目顺利建成,为当地乃至全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方面通过遗址遗迹的保护、恢复、重建和各种文物、纪念物的陈列展示,使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青少年一代加深了对革命历史的了解,提升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各级财政部门把革命传统教育阵地建设与“红色旅游”结合起来,扩大了革命老区县的知名度,使旅游业成为革命老区县新的经济增长点,继而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是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面貌。两年多来,通过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农村道路桥梁建设、村容村貌及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使项目区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解决了长期以来老区群众存在的部分切身困难。原州区利用革命老区资金建成人畜安全饮水工程4处,供排水工程一处,解决了 4个行政村9718人、4854头大家畜、9856只羊的饮水问题,结束了当地长期以来人畜靠天吃水的历史;彭阳县利用革命老区资金完成了城阳茹河大桥、小园子大桥及韩堡、杨坪等6座漫水桥建设和11条136公里村道建设,为城阳、茹河两岸等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环境,加快了同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泾源、彭阳、同心等县结合危房危窑改造工程的实施,全面规划、细致部署,采用分区实施的办法,利用革命老区资金完成了55个行政村3608户农民群众的旧居翻建改造,通过“五改”(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房)和“五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建设新农村亮点工程,由此辐射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
三是增强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后劲。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一些老区县财政部门注重结合当地农业产业规划布局,实施了一批农民增收项目。隆德县利用革命老区资金兴建了沙塘镇马河村设施农业示范点项目,共建设日光温室275栋、拱棚1080幢,以种植进口辣椒品种为主,经济效益明显,带动了当地农户参与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吸引了中卫等外地企业投资到项目区,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西吉县利用革命老区资金兴建了马铃薯“三粉”市场,为农民加工的淀粉等产品提供了集中、便利的交易平台,使马铃薯这一优势产业向“致富产业”延伸;红寺堡培育肉牛科技示范村6个,使肉用基础母牛存栏量达到4000头,加快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四是提高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革命老区县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部和自治区财政厅的有关要求,突出革命老区资金的公益性导向,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完成了隆德风岭中学综合实验楼、原州区中河中学教学楼、彭阳城阳中学宿舍楼、盐池二中宿舍楼、同心石狮职业中学宿舍楼和预海镇第五小学教学楼等多个义务教育项目。此外,部分县还利用革命老区资金兴建了2所敬老院、6所卫生院和计生服务站,提升了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的服务水平。盐池县对大水坑卫生院进行了全面翻新扩建,满足了15个行政村及周边7万多群众就近就医的需求,为基层卫生院更好地发挥功能创造了条件。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