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财政服务内涵 促进外贸企业发展
为扎实开展“创建服务型机关、促进企业发展”活动,宁波市财政局未雨绸缪,及早调研和部署,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对服务内涵进行创新,抓住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运用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实现“三个转变”。
一、在服务设计上,主要注重财税政策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由传统单纯的资金安排,向制度创新方向转变,从而突出重点,使财税政策更有效率。
(一)加大出口参展扶持深度力度,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当前我市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的经济都陷入衰退,短期内难以恢复。出口能否改善关键取决于外部需求,目前的国际市场还看不到企稳的迹象,尽管当前进出口跌幅有所收窄,但全年特别是上半年的外贸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针对当前外贸企业订单减少的困境,财政对中小企业境外参展的扶持政策上,凡是我市企业只要去参加境外参展,无论组展单位是否为我市企业都给予参展企业补贴,这样可以更大范围地引导我市企业“走出去”拉订单。对大型企业出口参展补贴则增加资金盘子,09年比08年增长70%。
(二)适时创设“出口信用基金”,进一步降低出口风险。出口信用险作为促进和保障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必要进行创新。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西方国家纷纷陷入信用危机。从中信保公司去年的数据来看,我市企业坏账比例在不断增加,为了减少收汇风险,外贸企业对盈亏临界点的订单大多选择了不接单。针对当前的进出口风险,有必要创新推出“出口信用基金”,以鼓励外贸企业投保信用保险,提高防范出口收汇风险的能力。建议通过市政府与中信保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形式,增加中信保宁波分公司的授信规模和限额,同时降低投保门槛和保费费率,创新投保方式,参照深圳电子商会的做法,将企业集体打包投保“出口信用险”;市本级财政拟配套建立“出口信用基金”,共同引导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并扶持企业对出口国别企业进行信用调查。
二、在服务方式上,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通过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外贸企业升级换代、腾笼换业,引导企业推进自主创新、节能减排,鼓励引进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拒绝资源耗费型、环境污染型企业的入驻,尽可能抬高非先进技术企业的进入门槛。
(一)加快国展中心建设,打造进出口基地。
以东部新城“三大中心”为契机,力争把国展中心建设成全国一流的为进出口服务的中央商务区。积极引入经营能力一流的国外龙头型大型集团,由其进行招商招展,把国贸平台打造成“国字头”宁波品牌的进出口贸易集聚中心,鼓励国际级外贸企业前来筑巢。为此各级财政部门要对会展和入驻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努力把国投中心建成形成政策洼地、集聚一批外贸企业的贸易平台。继续加大进口扶持,引进和培育大企业并对其实行“一企一策”。发挥港铁联运优势,拓展国内中西部市场,组织好国内的“宁波周”活动,大力开展内地企业招商引贸工作,进一步带动我市物流产业的发展,为国展中心建设发展拓建外部配套环境。
(二)鼓励企业到境外设立销售网络,鼓励企业开辟境外直销基地。
对企业设立境外直销基地、收并购境外营销渠道、商品品牌、开辟境外销售网络的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以起到政策引导作用。在境外建立国际营销机构,借此构建海外销售渠道和网络,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市场,不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而且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该模式也存在局限性,由于企业的生产采购和研发等环节没能走出去,因而未实现原产地多样化,容易遭受国外包括反倾销在内的各种贸易壁垒限制。为此,财政可以通过对参与该类反倾销案件的企业提供涉外专家库法律支持的形式进行帮助。鼓励驻外企业和机构帮助国内中小外贸企业利用国际采购商的现成营销网络扩大出口,对于利用国际采购商的营销网络实行成功销售的,可以给其奖励。鼓励驻外联络处、商会等新建或收购营销网络,从而达到宁波企业在境外“抱团取暖”、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财政可以对境外营销网络的研发项目实施设备购置、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资金扶持。为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对于工作比较突出且取得实效的地区,市财政可以对其进行奖励。
(三)促进加工贸易由加工制造向产业链高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实现从OEM向ODM、OBM的转型升级。在各县(市)区推荐的自主品牌企业中评选出口业绩突出的自主品牌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外贸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工作,鼓励外贸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研发,鼓励外贸企业新设和引进研发、设计、检测机构,鼓励外贸企业联合成立外贸公共研发机构。鼓励外贸企业扩大进口贸易,对年进口一般贸易较上年有所增长且进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进口业绩名列前茅的各类外贸企业,给予相应奖励。
(四)积极引导外贸产品转内销,培育大型龙头企业。
在当前外需不足的情况下,为利用外贸企业生产能力,把优质出口的宁波名牌营销到国内市场,要把“促进出口商品内销,帮助出口企业建立内销渠道”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引导的着力点,鉴于多数外贸企业不熟悉、不习惯国内市场营销规则,又没有内销专业人才,有些外销产品是国外专用品,国内无市场基础,我市财政部门要用好企业分离服务业政策,引导外贸企业分离,建立内销机构、公司,为出口企业转内贸营造更好的环境。从长计议培育几个宁波的 “华为”型既是外贸龙头又是内贸龙头的大企业,通过现有资源整合积极筹划一批大项目,真正将这些企业培育成规模效益突出、抗风险能力强、财政支撑作用明显的骨干。
三、在服务对象上,由区域性、个体性政策优惠,向普惠制服务方向转变,使财税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更具公共性,让广大民众更直接地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一)市县统筹3亿资金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全市企业进行出口退税补贴,以树立全市外贸企业稳定外贸出口的信心,在稳定出口的基础上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外贸竞争能力。利用国家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结合宁波实际和比较优势,发挥我市汽车配件基地、新材料基地、船舶修造基地、制造业基地优势,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向高端产业转移,以提高企业、行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进一步深化全市企业关税及出口退税税目税率调整需求工作。去年以来,企业对关税税目税率的建议和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要求要求逐步增多,为此,各级财政部门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逐项进行调查,直接报送国家相关部门。 针对中银电池公司、野马电池有限公司士林工艺品公司提出的无汞电池、竹制品等出口退税率提高及竹制品增列税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都已经采纳。中银电池可以节约成本9000万元,野马电池有限公司可以节约成本3000万元,宁波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可节约成本660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