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宁波市完成节能降耗目标
据统计预测,2008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5%,顺利完成年初市政府确定的GDP能耗持平目标,但与省政府确定的下降4%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如剔除宁波钢铁这一不可比因素,据测算,全市单位GDP能耗将下降7.4%。 列入重点监察的103家重点工业企业产值能耗情况。2008年,103家重点用能工业企业等价综合能耗为1050万吨标煤,同比增长9%;实现工业总产值2628亿元(现价),同比增长5.7%;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平均为0.43吨标煤,同比上升3%。从103家重点企业分析,随着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力度的持续加大,企业总体能耗水平有所下降,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的有66家,同比上升的有37家。但由于受到总体经济形势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一些企业减产甚至停产等影响,特别是热电、不锈钢、化纤等行业大幅压产,导致企业产值下降明显,增幅低于全市规上企业产值增幅7个百分点,同时由于企业用能的相对刚性,企业总体产值能耗有所上升。 全社会用电情况。2008年宁波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完成384.94亿千瓦时,增长率4.85%,增幅同比回落12.23%,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分别比上年增长3.55%、3.20%和11.0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13.27%。今年以来工业电量增长明显回落,同比回落达14.6个百分点,成为全社会电量增长回落的主要因素。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仍保持平稳增长。 工业制造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由于宁波钢铁用电的大幅增长,全年同比增长15.79%;石油加工炼焦行业同比负增长2.3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5.83%,远低于去年47.46%的增长水平。造成这些行业电耗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化工行业今年以来受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产能大幅下降,并成为全社会电量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暴跌,导致生产企业严重亏损,全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同比负增长1.44%。 为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我市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参与,作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着力加强节能工作组织领导。市政府与14个县(市)区政府(管委会)、11个市级主要涉能部门、108家重点用能单位签订了年度节能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扩充了考核对象、严格了奖惩措施,并依据行业能耗强制性地方限额标准,在全省率先进行单位产品能耗对标考核。 二是调整结构,提升层次,着力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一是坚持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按市政府出台的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发展要求,大力推进“5+5”产业发展,着力推动产业层次不断向高级化演进。二是调整存量,大力促进落后产能淘汰。全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4.32万千瓦、小锅炉314座、不并网柴油机组21.45万千瓦,并通过国家考核组检查。又如鄞州区开展了铸造行业落后产能整治淘汰专项行动,与159家中小铸造企业签订协议,其中126家主要生产铸件的企业选择关闭转产,退出铸造行业,可实现节能8万吨标准煤以上,并为我市相关行业退出机制建立积累了有益经验。三是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8月份开始,市节能办组织了全市范围的不锈钢行业调研,开展了对落后产能实行差别电价的调查认定工作,并向省经贸委上报了一批拟执行差别电价企业的名单。11月份制定出台了《宁波市高耗能产业差别电价实施意见》。四是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按照《宁波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制定了超限额高耗能行业能评程序有关文件,明确了权限划分,审查公布了一批能评中介服务机构,严把高耗能产业准入关。五是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积极引导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科研、开发和建设。如慈溪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二期项目正在积极筹划中;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地源热泵、空气能等再生能源等节能型产品的应用范围更加扩大。 三是市场导向,政策引导,着力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大力培育节能中介服务机构。全市共有32家单位被评为2007年度优秀节能推广机构的单位,并给予256万元的奖励,深化节能社会化工作机制,成立了节能技术服务市场专委会。这些节能推广机构推广的节能技术、产品,预计年节能量可达32.88万吨标准煤,协助完成全市近30%的节能量。同时,市节能办向社会公布了6家从事合理用能评估工作的专业中介机构,推?能评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继续强化信息引导。公布了“宁波市重点推广应用的十大类节能技术(产品)”,编制并发布了《宁波市节能技术(产品)导向目录》,分六大类向社会推广80项适用节能技术(产品);继?发布《宁波产业能效》和《宁波能源白皮书》。三是充分利用各类平台,以重点用能单位为主要对象,分行业推介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全年共举办了12场(每月一场)行业性的节能技术(产品)推介活动。如在二产领域,举办了建筑行业、热电行业、不锈钢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节能技术推介会;在三产领域,举办了交通行业、商贸和旅游行业节能技术推介会;在公共机构领域,举办了涵盖机关、教育、卫生等行业、共100多个单位参加的机关事业单位能源计量体系建设及节能技术推广会。 四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着力推进节能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完善节能资金使用的有关政策,重点引导节能项目建设。修订完善了《宁波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以节能量为主要依据,对节能投资项目给予奖励,奖励标准大幅度提高。二是建立重大节能项目库。加快重点节能项目建设,全年确定70项市级重点节能改造项目,总投资2.2亿元,年可节能7万吨标煤。三是全力实施国家绿色照明节能工程。全年共推广节能灯119万只,超额3倍完成了国家下达我市的30万只节能灯推广工作任务,年可节电8600万度,产生3万吨标煤的节能效益。四是综合运用政府、市场两个手段,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单位)加大节能改造投入力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技改专项资金和节能专项资金,对重点节能工程给予扶持。另一方面,积极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形式,发挥民营资本作用,破解企业节能融资难的困局,我市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应用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节能项目融资取得积极进展。同时,还积极帮助企业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节能和产业化项目投资和补助,开发区热电等4家企业共获得国家专项资金约2000万元。 2008年为推进节能降耗,我市安排了节能专项资金36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万元。为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09年将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元,比08年增加400万元。 |
|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3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