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
赛罕区把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全力以赴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在2021年获得了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的荣誉称号。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设
建好农村公路是实现“四好农村路”的基础,赛罕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相结合。一是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组,制定切实可行、符合我区实际的建设方案。同时区政府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效能目标考核,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二是资金管理措施到位。认真执行国家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三是项目建设程序到位。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基本程序,规范建设流程。四是项目验收措施到位。加强与审计部门衔接,达到项目验收合格率100%。
二、夯实交通基础建设
“四好农村路”赋予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新理念和新要求。赛罕区在农村公路基础建设上紧扣“畅、洁、绿、美、安”标准。截至到2021年底,赛罕区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485.142公里/100条,其中县道123.826公里/6条,乡道83.74公里/11条,村道277.576公里/83条,并建成了白塔站、榆林、黄合少等3个农村客运站。实现了全区3个乡镇、8个办事处、101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的双通目标。在财力保障方面,由上级财政和区本级配套上2020至2021年总投入4100多万元,为以上各项任务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农村公路助推经济建设
赛罕区作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基地,一条条便捷畅通的农村路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康庄道”,一座座跨沟连岸的公路桥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绿色通道”。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提高了道路沿线农民收入,形成了以102省道、呼凉路、河西路、大添路沿线(四线)为纵向延伸,金河镇、巴彦街道、黄合少镇、榆林镇、敕勒川街道(五地)为板块的空间布局,不断提升蔬菜种植效益,扩大花果种植优势,促进特色种植、休闲采摘、民宿旅游、农业观光融合发展。“四好农村路”建设逐步成为了我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希望路,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