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财政局多措并举推进过紧日子工作

  一是紧编制、压一般,强化源头控制。严格督促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贯彻落实中央过紧日子精神和加强规范预算管理要求,结合实际持续推进厉行节约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对部门预算编制的指导和管控。

  二是确定公用经费支出预算编制标准。基本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安排按照《呼和浩特市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2020年压缩一般性公共预算支出。按现行定员定额标准确定,实行分类分档编制,对单位超编人员一律不安排公用经费,行政人员公用经费按2019年压缩30%标准后再压缩30%安排,事业人员公用经费按标准核定后压缩30%。教育部门所属学校公用经费完全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呼市的有关规定安排。

  三是确定“三公”经费支出预算编制标准。2019年“三公”经费支出303万元,比2018年减少90万元,下降23%,挤出资金用于各项民生及重点项目支出。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安排“三公”经费预算,2020年区本级部门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不得超过2019年预算规模。不得在专项业务费及其他项目支出中安排“三公”经费,年度执行中不得随意调剂部门预算其他资金用于“三公”经费。

  四是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事项。增强预算执行刚性,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执行年初回民区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未纳入年度预算、超范围超标准费用一律不得支出。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事项,除疫情防控、应急救灾等支出外,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年度执行中,部门新增的支出事项,原则上通过统筹部门机动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等现有预算解决。从严控制财政资金拨付,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合同约定和规定程序拨付,严禁超进度超合同提前拨款。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严把每一笔资金支出关口,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凡是没有项目支撑或项目前期工作不成熟、实施条件不具备的,一律不得支出。加强对支出政策的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凡是评估认定不具备实施条件、超出财力可能的支出政策,一律不得实施;凡是脱离地方实际需要、没有落实经费来源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五是坚持“有保有压、有进有退、进退有度”财政保障思路。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分配机制,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在重点领域保持合理支出强度,做好“六稳”“六保”的资金保障;坚决压减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效益低下的项目资金调整用于短期内能够形成支撑效应和拉动效应、经济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符合群众期盼和经济发展急需的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发挥资金效用,为后期经济社会运行有序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赢得时间。

  六是集中力量“保运转”,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在贯彻落实财政部统一部署,全面压实“三保”责任,做好回民区“三保”标准制定、预算审核、定期报告、执行监控等工作基础上,预算单列编制。严格预算保障序列,加强预算审核,优先足额保障“三保”预算,确保不留缺口。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七是推绩效、盘存量,加快预算执行。按照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的要求,硬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约束机制。加强绩效目标管理,把绩效目标和事前评估机制作为项目入库安排预算的充要条件,与预算执行平行开展绩效目标监控。硬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盯住区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确保资金投得准、管得住、用得好。动真碰硬,切实盘活存量资金,对部门各类存量资金进行拉网式清理,对达到政策规定清理时限的结转结余资金,一律收回财政统筹安排。

  八是惠企利民促进发展。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推动支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减税降费、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政策红利,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九是精准对接争取支持。抓住上级财政今年加大对基层转移支付支持力度的有利契机,精准把握政策,科学谋划项目,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区财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各部门、各地区做好争取工作。同时,用好财政特殊转移支付、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