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初见成效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在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公共服务的关键举措。呼伦贝尔市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六年来,始终坚持结果导向,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绩效管理彰显了强大活力,实施效果良好,主要体现在“四有”。

  一、预算绩效有遵循。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呼伦贝尔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4—2016年)》《呼伦贝尔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规程》《呼伦贝尔市本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规程》等相关制度文件,明确了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作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为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提供了遵循和保障。

  二、预算编制有目标。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编制部门预算的基础和前提。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绩效目标”的原则,呼伦贝尔市将绩效关口前移,将绩效目标相关内容要求写入编制部门预算草案的通知中,涉及市本级所有财政资金支出的项目都要填报绩效目标,实现了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同步申报、同步审核”。

  三、预算完成有评价。一是认真开展绩效自评。按照“谁支出、谁自评”的原则,自评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近年来,自评范围逐年扩大,从2018年的超过100万元以上的预算项目到2019年部门预算下达的所有财政支出项目,实现了“横向到边,全覆盖”。二是认真开展重点评价。重点评价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2019年,市财政局对社会各界关注度较高,具有明显社会、经济影响的14个项目(分为9组)进行重点评价,并通过竞争性磋商的方式选取9家中介机构,作为第三方参与评价工作,重点对项目的立项、具体实施、资金使用效益、预期目标实现以及公开透明程度等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扶贫、教育、卫生、环保等多个领域,项目金额共计6.86亿元。

  四、评价结果有应用。2019年2月,呼伦贝尔市财政局下达了《呼伦贝尔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8年重点绩效评价项目整改意见的通知》,针对2018年末评价的14个项目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被评价预算部门和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在规定时间反馈整改措施和意见,并督促其根据评价结果完善制度、改进管理,促进全市形成了“结果反馈、整改落实、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机制,切实发挥评价结果应用的激励约束作用。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