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四举措” 加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增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凝聚力,增强村集体为村民服务的实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稳固基层政权,早日实现共同富裕,2019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财政局采取四项举措,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一、多元化模式推动。赛罕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创新思路,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目前,赛罕区已探索出台了产业带动型、集体股本型、资产盘活型、服务创收型四种经营模式,要求村"两委"从各村经济基础、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和商业运作模式,同时要坚持守住生态环保底线,推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向新高度发展。

  二、加大投入"活血通络"拉动。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乡村公路升级改造等工程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活血”“补血”。目前,通过新建改造广场绿地77处18.37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宣传墙5.88万平方米;牌匾整治4.45万块;新建治安室13个,新建垃圾转运站34所、垃圾池564个、公厕496所;清运垃圾渣土280.6万立方米;安排101个村委会665名环卫工人,确保赛罕区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出台《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后续综合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清理工作机制。形成完善的农村环境整治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步形成全民参与整治人居环境的良好局面。同时,充分调动村“两委”班子工作积极性,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经济上给待遇、政治上给出路、管理上强约束,激励村干部在扶贫攻坚、维护稳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尽责任。

  三、党建引领带动。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多举措引导村干部积极投身于发展村集体经济主战场,深入推进“党建+精准扶贫”“党建+产业发展”等工作,大力支持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组织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充分发挥党员带富牵引作用,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使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同频共振、同步推进。

  四、树典型以点带面促动。选树不同基础、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村,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赛罕区2019年支持黄合少镇石人湾生态经济林项目、榆林镇河南村农机合作社等一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示范村,促进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放力度和培育力度,运用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把集体增收增实力、农民增收益和产业增效益有机统一,调动村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实现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双赢,推动形成一批集体经济示范村和明星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