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
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农村繁荣发展

  近年来,扎兰屯市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止2017年末,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2508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23987万元,自筹资金1094万元。实施完成14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20.7万亩。通过项目示范带动,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基础条件。新建拦河坝5座,排灌站1座,打机电井1402眼,输变电线路配套269公里,疏浚渠道129公里,衬砌渠道89.4公里,埋设管道195.3公里,配套桥、涵、闸、灌排设施2659座;配发喷管设备1618套,灌溉控制面积16.2万亩,建膜下滴灌工程0.7万亩;购置农机设备54台套,改良土壤9.8万亩,修农田干路153.3公里,其中硬化干路75.3公里,修农田支路182.7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0.49万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0万亩;技术培训2980人次,示范推广2.65万亩。项目区基本达到了“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林成网”的建设标准,既增强了农田防灾减灾、抗御风险的能力,也方便了农机作业,充分发挥农机抢农时、省劳力、增效益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肥料统测统供统施、农林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集成技术普及应用,以及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2017年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170万亩,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47.3%,适度规模经营达到75万亩。

  二是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改良土壤、疏浚渠道、配套桥涵闸灌排设施、修建硬化田间道路、建设农田林网,为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创造了条件,增强了耕地蓄水保墒能力,促进土壤养分平衡,从而降低水资源消耗,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通过项目引导示范,大力发展改善水田3.5万亩,带动扎兰屯市水田种植面积增加5万亩。据专业部门估算,种植水田纯收益要比种植普通旱田高出1倍以上。农民种植水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效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扎兰屯大米”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三是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建成后的项目区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677万公斤,平均亩产可提高二至三成。9611户农户从中受益,受益人口39122人,人均纯收入增加512元,带动年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同时,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过程中,农民通过投工投劳或到施工单位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一定比例的项目投资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据统计,施工单位吸纳项目区农民参与工程建设达6500余人次,累计用工超过20万个工日,仅此一项,就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000万元以上。

  此外,通过项目建设还有效拉动了机械设备制造、建筑建材和运输等行业发展,活跃了商贸服务业,从而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繁荣发展。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