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财政局助力万合永镇关东车村建设记实
“我们关东车村在全市首届乡村旅游节上被评为“赤峰市旅游示范村”了,我们村老百姓发财的机会来了,好日子在后头呢!消息还上了10月5日《赤峰日报》呢!这荣誉可够高的!知名度高了,今后来这旅游的人会更多。”关东车村委会主任陶国华高兴的告诉笔者,并把《赤峰日报多媒体浏览报刊》中有全市旅游示范村的名单的链接发到了政府工作微信群,让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喜悦。
说起万合永镇关东车村的变化,在村工作了20多年的村支部书记宗凤合感慨的说:“关东车最大变化是发生在近几年,我们依托大青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最初的改变还是要感谢财政“一事一议”的好项目。从2011年的文化室建设、公厕建设,到2012年的文化广场建设和电力设施建设,从2013年的移民新村人畜饮水项目、村路硬化和停车场建设,到2014年的广场河坝建设项目和路肩硬化;从2015年的村组街巷硬化、围墙改造项目到2017年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及嘎查村集体经济建设,每年不断的投入集中打造,光是财政奖补资金就累计投放了800多万元。最关键是因为财政局的资金投入撬动了各部门的项目资金,光是今年美丽乡村建设的“打捆”资金就达到了1300多万,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成果。
在关东车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和“村集体经济”试点村开始,旗财政局、旅游局、组织部就和镇党委、政府一起从规划入手,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整合“一事一议”、扶贫开发、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共“打捆”整合了6个部门项目,启动了设施农业、水利建设、林果经济、革命老区建设、乡村风貌改造、集体经济建设等各项工程。这六大项目的实施,不但全面改善了关东车村的环境,促进了关东车村社会和谐,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最关键是旅游环境好了,拉动了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为“农家乐”搭建了致富平台。同时项目实施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雇佣的劳力都是本地农民和贫困户,为贫困户脱贫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了打工增加收入的机会。
如今的关东车旧貌换新颜,我们从土关线出发走进关东车,首先领略了沿线两边山崖上一个个像人、像兽、像鸟像一个个的传说的惟妙惟肖的岩石,感受了“蛇石”“险石”等24景带来的冲击,体味了一个个神话故事的悠久绵长。在元房子组,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塑料大棚、一排闪亮透明的生态餐厅、一座座修葺一新的古色古香的民居、一家家飘摇着仿古幌子的“农家乐”、带着关东车“标识”的克旗特产电商线下体验店、宽敞实用美观大方的停车场、正在试水的水利观光堤防项目都给我带来了视觉冲击。
关东车村的变化让老百姓历历在目,村集体收入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就财政局今年村集体项目投入80万元购买的14间房子,当年转包给了克旗电商服务中心,作为克旗特产电商线下体验店,当年收到10万元租金。项目实施实现了当年见效益有收益,集体经济和居民双增收!财政局一年接一年不断的投入,为关东车后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没有以前的建设规模,也不会发展这么快,别的科局也不可能愿意来落实项目,这就是古语说的‘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是呀,关东车村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依托世界地质公园大青山景区的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才会被评为“赤峰市旅游示范村”。目前,关东车村已建成高标准农家乐65户,户内有水冲厕所、有网络wifi,沿途有旅游厕所、日可同时接待游客200人,实施了“支部引导、协会运作、农户参与”的发展经营模式,注册了青山居“农家乐”协会。旅客在关东车村既可以体味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摘农家瓜果的“农家乐”,也可以徒步或坐着索道去看“冰臼群”赏奇石异景,感叹造就“九缸十八锅”奇景的大自然力量;还可以到村史馆和民居去阅读闯关东的历史,用脚步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的历程,真是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感受得到历史,留得住乡愁的好地方!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