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传承民俗特色 建设美丽乡村——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多布库尔猎民村是鄂伦春族民俗村,位于大杨树镇西4公里处,总占地面积19.2平方公里,现有村民69户、195人,其中鄂伦春族猎民155人,全村现有耕地12127亩,其中村集体耕地980亩,草场3万亩。2016年猎民生产性收入5650元。全村房屋31栋,每栋2户。村内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建有综合服务室200平方米,中心广场2500平方米,村内植树4万株,绿地6000平方米,花卉5万株。猎民村实行社区化管理,集中供热。猎民村通路、通电、通电视、通自来水、通网络,公交进村,学生在镇内就读,配备了校车,猎民享受城镇医保和城镇、农村双低保。  

  2013年,我区开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多布库尔猎民村被评为全区首批“美丽乡村重点推进村”。2013年硬化场地3640平方米、大型垃圾箱5个;2014年修建文体广场1个、绿化900平方米、庭院灯9盏、街道硬化3600平方米;2016年安装路灯115盏、晾晒场5000平方米、维修改造活动室1个。  

  2017年,多布库尔猎民村建设了多布库尔猎民村旅游道路、旅游栈道、护坡及艺术围栏、鱼塘观景长城墙人行道、停车场、亮化工程,共计6个美丽乡村项目,总投资603.55万元,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12.45万元。  

  5年来,多布库尔猎民村以美丽乡村为契机,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将美丽乡村项目与当地旅游业、养殖业、生态农业等有机结合,探索制定了适合当地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规范,在项目建设中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建成了“民俗旅游、特色养殖、生态农业”三大产业板块。通过美丽乡村和各项政策的支持,猎民有了增加生产性收入的载体,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了猎民生产性收入。多布库尔猎民村对于集体产业收入实施平分制度,每年对土地耕种收入、营业收入、租金等按户数实行平均分配制度,实现了猎民年终分红逐年增加的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在多布库尔猎民村如火如荼,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淳化了民风。环境也能教育人,整洁有序的民居,就像一位无形的老师,随时提醒村民不能随意破坏,村民们通过身体力行,从自家屋前屋后的环境整治做起,也逐渐养成了一些良好的美德。二是锻炼了干部队伍。村干部与村民直接联系,共同参与项目谋划、建设、管护,美丽乡村建设锤炼了“美丽干部”。三是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镇、村干部每家每户的走访,干部帮助猎民搞卫生,他们从房前屋后的绿化、卫生聊起,进而谈起美丽乡村的好处,猎民与干部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关系,干部与村民敞开心扉,矛盾答复在基层,化解在基层。四是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和积极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每家猎民之间的评比,极大的激发村民的凝聚力、创造力、向心力,村民自治组织得到了认同和加强。五是保护了鄂伦春猎民的传统文化。鄂伦春族的文化在现代的生活下正在逐渐的消失,多布库尔猎民村现每周周末都在村委会组织人员学习鄂伦春语,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已经意识到要把这些文化挖掘、保护、传承。美丽乡村发展了产业,美化了人居环境,使多布库尔猎民村不断朝着“绿、富、美、洁”的目标前进。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