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

  按照呼伦贝尔市年初财政工作会议部署与要求,做好工业前瞻性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工业情况及分析。海拉尔区财政局经企办对海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海拉尔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753亿元,年均递增12%。2015年海拉尔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88.3亿元,同比增长12.9%;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9.7%;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80.3亿元,同比增长11.19%;实现利税223.2亿元,同比下降3.82%。重点项目达产达效,拉动我区经济增长。“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生产能力扩大强有力拉动了海拉尔区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比较突出的是:电力行业装机总量达到64.8万千瓦时(东电12.5万千瓦时,热电42.4万千瓦时,两个风电各4.95万千瓦时);煤炭产能达到180万吨,鲜奶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年,啤酒生产能力达到20万千升。节能降耗工作成效突出。按照国家、自治区相关节能政策提高节能降耗工作的运行效益,逐年增加节能专项资金投入,组织实施节能项目;强化重点耗能企业管理,对高耗能产品实施限额标准管理;加快落实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推进全社会节能进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截止2016年4月底,海拉尔区5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73.9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利润总额7.8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7%。

  二、海拉尔区重点行业状况分析

  经过近几年发展,海拉尔区形成了几大支柱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2015年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70.65亿元,同比增长253.79%,占全市行业比重9.9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46.23亿元,同比增长13.48%,占全市行业比重31.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产值1.51亿元,同比增长53.20%,占全市行业比重1.2%;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8.98亿元,同比下降38.54%,占全市行业比重5.4%;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1.05亿元,同比下降82.63%,占全市行业比重10.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产值3.93亿元,同比下降3.49%,占全市行业比重5.02%;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0.85亿元,同比下降48.27%,占全市行业比重1.16%。受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多数行业发展趋于下降态势;目前我区发展状况较好、占全市比重较大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三、2016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一)2016年新建重点项目呼伦贝尔市龙城包装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彩色包装项目。该项目属于海拉尔区级重点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220万套高档酒盒及畜产品礼盒700万只彩色纸箱。项目总投资2,710万元,建设期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目前正在建设厂房。

  (二)续建重点项目,一是大唐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谢尔塔拉700万吨露天矿项目。该项目属于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项目,该矿规划面积48.674平方公里,设计年产原煤700万吨。项目总投资40.6亿元,建设期间为2013年至2018年,目前该项目正在办理采矿权证。二是华润雪花啤酒(海拉尔)有限公司搬迁扩建项目。该项目属于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15万升啤酒以及白酒加工。项目总投资3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

   四、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效应不强。我区目前尚无工业园区,大型龙头企业少,小企业多,聚集程度低。大企业与众多小企业之间缺乏配套关系,行业分散,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集群发展局面。尤其缺乏能起核心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联系松散甚至毫无产业关联的中小型企业占了多数。同时,现有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严重制约区域工业的发展。

  (二)固定资产投资缺乏后劲。目前我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大项目少,且大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少数重点建设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但未实质性动工,没有完成实物工程量,个别项目前期工作所需时间长,开工时间一拖再拖,将对下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产生影响。

   (三)项目投产达效不明显。一些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或市场竞争力弱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建设密度、投资强度等方面出现了占地多、建设进度缓慢、贡献少、停产、闲置厂房等情况,大大降低了我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四)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目前,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形势,我区处于远离内地的东北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资源贫瘠,从地域和资源上不占优势,人口少,消费小,缺乏市场优势,还缺少有创新能力的顶尖人才。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先发优势,给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五、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工业发展平台。建设以我区的特色资源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围绕资源、产业、产品优势以及重大项目建设而集聚形成的产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集群竞争优势明显、功能布局优化的专业化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链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直接纽带;是集约利用土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集聚生产要素的最佳依托;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的的主要手段;是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拓展发展空间,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抓手。

  (二)抓好项目跟踪落实,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数量和质量为目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要精心组织招商活动。“量身定做”招商方案,围绕我区的主导产业国内外的大企业、大集团招商,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内和对外招商活动。通过对口洽谈、小分队招商、登门拜访以及以商引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好项目落户我市。二要全力抓好项目跟踪落实。按照“引得进、留得住、早见成效”的要求,全力为招商项目做好服务。根据项目引进和投资建设的顺序,全程跟踪做好项目准备、包装、推介、洽谈、签约和落实各阶段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大投资力度,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滚动开发机制,以项目的持续投入支撑工业持续增长,不断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分工负责制和单位挂钩责任制,按照年初重大项目建设分解目标,狠抓落实,确保每一个项目有人抓、有人管、有效果。二要强化项目前期工作。重大项目负责领导和挂钩单位要积极协同项目业主切实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做好项目勘察、设计、评估论证等工作,提高项目土地预审、环评、审核(备案)等工作效率;各审批职能部门积极完善联合审批制度,实施并联式审批工作机制,采取“一站式”服务等超常规的办法,加快项目审批工作。

  (四)提升服务水平,强力推进服务方式转变。强化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完善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和联合督查,深入现场、工地,加大对项目存在问题的协调处理力度,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建设进度达到计划要求;继续把投资与项目推进工作中的成效作为考评各级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实施投资项目推进工作奖励考核机制,坚持和完善通报制度。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