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内蒙古赤峰市农民合作社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有利于“六统一”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的新思路: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争取提前完成建设任务,为实现“十三五”农业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赤峰茂恒种植专业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于2014年得到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批复,2015年实施了建设规模1000亩(全部为膜下滴灌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打机电井1眼,维修配套机电井2眼,铺设主管道(规格φ160PVC管)5.445公里、(规格φ110PVC管)17.471公里、(规格φ63PE管)7.247公里,铺设滴灌带70万米,新建1000立方米蓄水池1座,修田间作业路2公里。项目实施后,当年项目区增加25户合作社农民纯收入28.9万元,达到户均增收1.156万元,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一年的项目实施,凸显“一优”、“三增”、“五省”的优点。“一优”即种植作物品质优良,“三增”即增产、增收和增效,“五省”即省水、省肥、省药、省地、省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势十分明显,解除了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达到较高生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扩大优良种植品种和运用适用技术的目标容易实现,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利于“六统一”。

  一是有利于统一规划设计。对项目区进行统一规划,保证项目科学合理。既保证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又充分发挥了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根据耕地实际和以前年度作物种植情况,合理布局、实用可行的原则,对项目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确保新打井、维修旧井控制面积和一、二级地埋管路敷设科学合理。

  二是有利于统一组织施工。实施大面积的膜下滴灌项目关键是解决好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一旦发生问题,整个项目必然遭受重大损失。为此,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对项目区内的水源井和一、二级地埋管道进行统一施工。完成项目区内统一施工任务,新打机电井1眼,利用旧井2眼,铺设输水管道20公里。  

  三是有利于统一技术规程。在项目区内,统一规范使用各项技术,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出现问题。加大培训力度,聘请有关专家,组织广大群众和业务能手,从管路铺设安装、种子化肥的使用、播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集中培训,使众多群众掌握了相关的技术规程,为膜下滴灌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证。

  四是有利于统一播种和种植品种。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播种任务,保证膜下滴灌项目按时完成,就必须统一组织播种,统一种植品种,加快播种速度。选择群众普遍认可的“KX4574”玉米品种,由当地农机合作社按照地块实施统一播种。

  五是有利于统一田间管理。膜下滴灌是一项灌溉技术革新,为真正实现节水增效,提高农民收入,需要对膜下滴灌播种后的田间管理进行统一安排,由合作社组织9人的管理队伍,负责项目区内的田间管理工作,确保了作物播种后的正常健康生长。

  六是有利于统一工程管护。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耕地一般来源于合作社成员或者是承包,在一定期间内项目建设形成的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明确,能够增强合作社的工程管护意识,确保发挥长期作用。

  通过赤峰茂恒种植专业合作社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项目的实践证明:一是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节本增效显著;二是加速集约化种植模式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三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农业机械、地膜、化肥、塑料制品、废旧地膜回收及废膜再利用等产业发展,解决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四是随着膜下滴灌利用率提高,滴灌面积不断扩大,一定程度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的压力;五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较强的综合效应,促进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方向迈进;六是改良土壤作用明显,膜下滴灌节水,减少深层渗漏,能较好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七是改善作物微观生态环境,水和肥料均衡滴入作物根系,改变了作物生态小气候,使作物在良好的水、肥、气、热的生态环境下生长;八是减少病虫害传播,膜下滴灌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灌溉系统,田间土壤湿度相对保持稳定,水肥同滴,大大抵制并减少病虫害传播;九是减轻化肥、农药和地膜对土壤的负面影响,既节约了化肥和农药,又减少了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实现水、肥、药同步,形成了安全的农业生态环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