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内蒙古锡盟东苏旗创新四项举措,着力推动“救急难”工作

  东苏旗自2014年被列为全区“救急难”工作试点旗县以来,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持续加大推进力度,多方筹集临时困难救助资金,深入开展“救急难”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救助的及时性和托底性作用,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急难问题。

  一是建立一门受理机制。在旗民政局低保大厅设立“救急难”受理综合服务窗口,并制定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受理工作。同时,全面推进全旗基层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设,依托各苏木镇便民服务大厅,设立社会救助受理窗口,畅通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和有关人员报告急难情况渠道,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二是建立主动发现机制。积极转变工作方式,采取个人申请与及时发现主动救助相结合的办法,由被动救助转向主动救助。充分发挥嘎查、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网格管理员、志愿者等基层工作人员的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核实城乡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患重病等特殊情况,主动帮助其提出救助申请并协助落实,切实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三是建设绿色救助通道。对情况紧急的救助对象,简化救助程序,缩短审批时限,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先行救助,后补办手续。同时,积极探索以苏木镇救助为主的临时救助新模式,由旗民政局下拨临时救助资金,根据救助对象实际情况,救助标准1000元以下的由苏木镇直接救助,并定期上报三联单、救急难审批表等相关手续进行报账核销,使临时救助切实起到了救急难的作用。

  四是扩大救助安全网。在解决城乡低保及边缘人口生活困难的同时,不断扩大临时救助的覆盖人群,切实保障遭遇急难问题而陷入生存困境家庭的基本生活,着力构建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住房、教育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灾害应急救援、法律援助、临时救济、社会互助等为补充的社会救助框架体系。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