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内蒙古锡盟东乌旗农业开发项目工程再掀新高潮

  2014年,东乌旗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密切联系群众,以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以改善牧业生产、生态条件和壮大项目区主导产业为主要着力点,大力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加强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我旗201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均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利用秋季再掀农建工程建设新高潮。“集中开发”、“措施多样”、“群众路线”、“效益突出”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四大特色。
        一、“集中开发”是农发惠农制度保障
农发惠农资金以项目为载体集中投放、规模开发,项目区集中连片、综合治理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政策要求,确保治理一片,成效一片,带动一方。2014年东乌旗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为三个项目区,划区轮牧10万亩,治理沙化面积0.5万亩,新打机电井40眼,购农牧机械10台(套),建标准化棚圈5300平方米,技术培训200人次,购剪羊毛机40台。总投资118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765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245万元,盟级财政配套资金31万元,旗级财政配套资金31万元,自筹资金115万元。
        二、“措施多样”是农发惠农手段
因地制宜,措施多样得当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一大特色。根据项目区的交通、水资源、地形地貌、产业结构等自身特点,量身采取基础设施、划区轮牧、草场改良科技推广等措施对项目区进行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牧民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变,划区轮牧使牧民有限的草场发挥了极大的效益,改良草场遏制了沙化面积的进一步的扩大,科技培训使新一代牧民接受了新知识。
         三、“群众路线”是农发惠农法宝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出发点是给牧民群众带来实惠,获得群众的认可是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只有认真听取群众的诉求,尊重牧民群众的生产习惯,让群众参与项目设计,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避免设计出群众不认可、不愿用的样子工程。2014年度农发土地治理项目在项目初步设计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使项目更加贴近群众,符合当地生产习惯。比如,乌里雅斯太镇恩和吉日嘎郎嘎查0.5亩改良草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在设计时充分听取当地干群意见,针对沙化严重,土壤板结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充分考虑,并及时对设计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羊草切根投资调整为埋设沙障,充分利用了项目区的地形条件,截至目前牧草长势良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风固沙的效果。
四、“效益突出”是农发惠农最终要求
201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时间为今年6月至明年10月,项目完成后可使3个嘎查受益,治理沙化土地面积5.06万亩,新增农机总动力0.014万千瓦,新增干草201.2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617.1万元,项目区牧民收入增加总额163.2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