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科右前旗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

金秋时节,走进兴安盟科右前旗北部牧区,记者看到,平坦的水泥路像哈达一样把相邻的村屯紧紧地连在一起,崭新宽敞的砖瓦房展示着牧民生活的富裕和美好,在绿草和白云间慢慢移动的牛群和羊群为静谧的草原增加了一份生机。谈起这些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和日新月异的牧民生活,这里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说:这是国家实施的“兴边富民行动”带来的实惠,更是党和政府关心和照顾边境群众的结果。

  科右前旗是自治区19个边境旗县之一,北边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达32.5公里。2004年和2008年,前旗两次被列为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重点旗以来,该旗总投资2100多万元,在北部少数民族聚集的苏木乡镇,实施7大类36项富民工程,使该旗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百姓生产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

  抓项目 兴产业

  走进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满族屯嘎查牧民包锁柱的牧点,包锁柱夫妻俩正在他家草场上打草,随着打草机“突、突、突”的响声,一股股草香味扑面而来。包锁柱介绍说,过去他一直在别人的牧点上打工,一年只挣个五六千元维持生活。直到2008年,旗里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为他提供购进优质牲畜补助资金3万元,建设羊圈资金2.5万元,帮助他发展畜牧业。当年,包锁柱购进的9头西门塔尔牛,目前已发展到23头,仅此一项,他家每年增收8万多元。腰板直起来的包锁柱承包了6000多亩草场,新建500多平方米的圈舍,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

  前旗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中,高度重视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在牧区大力实施草场围封、牲畜改良、小畜变大畜、劣畜变良畜等项目,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100万亩,封育天然草原1450万亩,引进优良种公羊和基础母羊1.5万多只,引进和繁育肉奶兼用型西门塔尔牛1.6万多头,使项目区良种畜比例达到96%以上。在农区新增奶牛1.6万多头,新建牧区水草示范工程项目1200处,种植青贮饲料7.5万亩,新打灌溉井32眼,使粮食产量大大增加。2010年,“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多元,比全旗农牧民人均收入超出1400多元。

  强基础 促和谐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科右前旗第一中学的学生们又回到自己宽敞明亮的教室,恢复了他们紧张而忙碌的学习和生活。然而,他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感慨,那就是他们对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的感激之情和早日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

  前旗政府搬到新址之后,为了增加新址人口,自2008年开始,该旗共投资2.5亿元,在新址兴建了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的教育园区。其中,在建设科右前旗第一中学时,“兴边富民行动”投入补助资金120万元,建标准化学生教学楼一处,为该旗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前旗“兴边富民行动”共投入110万元,新建归流河镇巴达仍贵中学教室;新建乌兰毛都苏木、满族屯满族乡等地卫生院门诊用房、蒙药制剂室,并购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有效促进了边远地区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前旗满族屯满族乡位于该旗北部,全乡辖8个嘎查,有4678人,其中满族人口占36%,蒙古族人口占62%。建立一个体现满蒙文化的博物馆成了满族屯满族乡几代人共同的愿望。然而,在“兴边富民行动”的支持下,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2009年,前旗“兴边富民行动”投入150万元,启动了满族屯满族乡博物馆的建设。目前,博物馆内外装修工作已经完成,布置展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在国庆节之前将正式开馆。

  解难题暖民心

  “我没想过,自己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还有配套的圈舍和厕所。这真的是要感谢‘兴边富民行动’!”在前旗归流河镇齐心嘎查采访时,已住上新房的农民张显文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抢先介绍他家的情况。原来,张显文一家三代6口人住在已有30多年的三间土房,当他们正为建新房发愁时,“兴边富民行动”为他家无偿提供3万元钱,帮助他新建了圈舍、厕所和院落配套的73平方米的砖瓦房。

  改善农牧民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这是“兴边富民行动”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前旗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中,在前旗归流河镇齐心嘎查开展了农村危草房改造、养殖小区、棚舍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房屋和配套设施20套,维修房屋30户,解决了150余人口的居住问题。如今,归流河镇齐心嘎查红砖瓦房集成连片,水泥公路村村相通,新栽的果树漫山遍野,这过去偏僻落后的嘎查已经成为全旗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1年0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