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财政现代农业项目让突泉农民真正得实惠
为了让农民在土地里刨出更多的金子,2009-2010年财政现代农业项目在突泉县水泉镇实施,该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靠天吃饭的难题,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已不再是梦想。
走进突泉县水泉镇,我们欣喜的看到:一垅垅泛着绿意的秧苗随风起舞,一座座色彩明丽的灌溉井房点缀在田野里,一个个勤劳朴实的农民脸上绽放着笑容……利用新打的机电井,汩汩清泉滋润着禾苗,喜悦写在农民的脸上。提起现代农业项目,水泉镇农民吴志国便情不自禁的打开了话匣子,“岁数大了,原来的柴油机摇不动,这边浇地有时就灭了,有的老化的就坏了。现在插上卡,就不用管了,浇的好,速度快。”
吴志国说的卡就是一张小小的电能卡,在突泉县水泉镇有2200户农民拥有电能卡,大家浇地取水刷卡,既方便,还彻底改变了过去无节制抽取地下水的历史。
农民吴志国还告诉记者:“这一比较差别太大了,现在浇10条垄,原来浇1条垄。浇一亩1-2元就下来了,原来最低也得10元左右,并且年青的,年老的,男女都能使用。虽然现在离秋收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是计算一下今年自家的这十亩地玉米,至少比往年增收2000元。”
突泉县水泉镇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于2009年10月份开工,2010年6月初竣工。在水泉镇的德泉、联合、小泡子三个村实施。建设总投资达到323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50万元,整合资金1988万元。建设节水低压管灌面积4.1万亩、打机电井317眼、建机电井房317座、配套变压器103台套、铺设高低压线路116.5公里、修机耕道67.3公里,同时对4.1万亩项目区开展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材料试验,引进推广优质玉米新品种。
为使这一惠农项目发挥长久效益,突泉县水泉镇加大了管护力度。在管护方面,建设单位打破常规、因地制宜,根据本县实际创新做法。在项目后期管护中,为了看护变压器等项目实施,水泉镇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协商,在变压器附近为农民落实地块,盖管护房,并在变压器附近建设40养殖示范区,这样既可以保障管护员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就近管护变压器、高压线路等设备。使管护工作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形成管护一个工程,发展一个产业的良性机制,从而使工程发挥长久效益。不同于变压器、高压线路等公共设施,对机电井采取了一次性确权到户的办法进行管护。项目村村委会与每个受益农户都签订了长期的机电井管护合同,每眼井成立一个管护小组,由组长负责协调组织本组农户,进行使用、保养、维修、看护等工作。实现了谁受益、谁维护、谁管理的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