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锡林郭勒盟阿旗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大旗

  近年来,阿旗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来抓,着力挖掘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鲜明地域特点的民族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构建和谐阿巴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200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先后建设了占地面积2000亩的别力古台文化园、占地2.7万平方米的汉贝庙广场、使用面积2035平方米的文化中心、使用面积26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启动了占地面积9.1万平方米的阿巴嘎广场、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的阿巴嘎旗博物馆和别力古台札桑、查干朝鲁图珠洒勒两大民俗度假村工程,认真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加大旗所在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通过项目带动,不断加快苏木嘎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先后为2个苏木镇建设了文化站,为48个嘎查和4个社区建设了文化活动室,设立了7个草原书屋;认真实施了新一轮“村村通”工程,发放直播卫星系统2870套。
     二是文学艺术创作成果显著。通过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提高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有效调动和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从艺热情和创作活力,有力地推进了文学艺术创作工作。蒙古剧《阿巴嘎查干乌拉》、歌曲《阿巴嘎故乡》、蒙文书法作品《成吉思汗箴言》荣获自治区艺术创作“萨日娜奖”;民族英雄史诗《锡林嘎拉柱巴特尔》(史诗)入选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阿尔丁”奖;小品《白音都仁》、电视电影《圣山》获全区“五个一工程”奖;呼麦《锡林乌云嘎》被评选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精选节目;9幅蒙古文书法和30幅摄影作品被选送到全区首届“母语杯”蒙古文书法大赛和“我眼中的锡林郭勒”摄影艺术展;出版发行了《阿巴嘎民俗》、《梦幻人生》、《故土情深》、《同龄牧人》、《呼日查干淖尔》、《故乡韵》、《别力古台》、《阿巴嘎纪实》、《阿巴嘎查干乌拉》、《阿巴嘎岩画》等30余部精品图书及画册,其中部分图书画册获得了专家学者及群众的认可与高度评价。
    三是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随着民族文化大旗建设的深入推进,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年来,以群众为主体的搏克协会、蒙古棋协会、射箭协会、马业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乒乓球协会等群众性文体组织纷纷成立,并充分利用别力古台文化园、宣传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积极组织开展了“草原颂”业余歌手暨民族服饰模特大赛、“孟克敖其”和“哈斯乌音嘎”蒙文诗歌朗诵比赛、“巧手杯”手工艺品制作比赛以及大型广场活动“歌唱祖国、赞美家乡”牧民文艺展演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认真组织了各类体育比赛活动,连续多年举办了射箭、蒙古象棋、搏克、赛马、篮球、排球、乒乓球、速度滑冰等体育赛事。通过这些活动极大的活跃与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是精心打造“乌兰牧骑”艺术品牌。通过加大投入、优化人员结构、加强人员培训,极大的激发了全体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创作演出整体水平得到整体提高。2009年阿旗乌兰牧骑再次被评为了全区一类乌兰牧骑;代表自治区参加了中国民间歌舞精品展暨第五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阿巴嘎潮尔《阿拉腾阿如拉》获得金荷花奖;在全区第四届乌兰牧骑汇演中荣获表演团体银奖,一专多能团体奖;在全盟第十四届乌兰牧骑汇演中荣获一专多能团体一等奖,陶力《锡林乌云嘎》、小品《牛官》、舞蹈《祈雨》和《喜庆的那达慕》等作品分别荣获创作二等奖和表演三等奖;在第二届全盟电视歌曲大奖赛中队员呼格吉勒演唱的《小黄马》荣获三等奖;潮尔沁长调歌手温都苏应邀赴蒙古国参加了蒙古呼麦现场研讨会及比赛。
    五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推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对当地民俗文化、民间技艺、节庆礼仪等深入研究整理,开展了阿巴嘎潮尔道、阿巴嘎服饰、敖包祭祀、祝福五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工作;组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与中蒙非物质文化田野调查组在我旗召开了“中蒙两国长调研讨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恢复了“贡扎布”敖包祭祀、成吉思宝格都山祭祀、别力古台祭祀活动;认真开展命名申报工作,2007年被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哈日阿都文化之乡”和“内蒙古自治区策格文化之乡”,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别力古台部落文化传承基地;积极开展了文物保护工作,目前,全旗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登记造册的馆藏文物46件,不可移动文物65处。
     六是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先后推出了吉祥草原“百峰骆驼、雪地套马”大型摄影活动、哈日阿都”文化节、“孟克敖其”和“哈斯乌音嘎”蒙文诗歌朗诵比赛、别力古台祭祀等系列活动。加之南北景区环形路网的建成,阿巴嘎草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文化旅游业开始快速发展。全旗现已建成大型民俗旅游接待中心2处,民族服装加工店达到9家,马头琴加店1家,档次较高民族餐馆达到10余家、旅店达9家,“牧民之家”旅游点达10余处,策格生产基地达15处,旅游业从业人员达500余人。接待游客年均达到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年均达700余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