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松山区倾力打造工业经济硬骨架
今年,松山区计划实施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160.27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0.5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8个,新建项目35个。他们将持续壮大矿山采选及矿产品深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规模,着力引进培育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等资源依赖性小、支撑能力强的新型工业项目,这些项目所具有的高技术含量、低环境影响、高经济回报特征也成为松山区走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完美体现。
松山区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中国十大有色金属基地,正在成为中国北方矿产资源重要的接续基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50余种,金、银、铜、铁、锰、钼、煤、石油、大理石、玄武岩、珍珠岩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储量丰富、品位较高;在西部乡镇发现了20多处比较理想的风场,可利用面积达620平方公里,风电总装机容量可达180-220万千瓦以上。依托传统的农副产品优势和新发现的天然资源,松山区唱响“工业立区,项目兴区”主旋律,掀起了风起云涌的项目建设热潮。目前,全区已形成了以有色金属、非金属冶炼加工为主导的安庆高新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园区,以食品、轻工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当铺地工业园区和以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穆家营机械装备制造园区,园区内聚集了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项目,这些企业高技术、高劳动密集度、多层次产业衔接、低环境影响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在招商引资中,松山区坚持“四不引”政策,即破坏资源的项目不引、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引、危及人身安全的项目不引、高耗能的项目不引,实现了从招商引资到挑商选资的转变。在项目审批上,松山区降低审批“门槛”,几年来共精简行政审批项目371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71项。在此基础上,松山区重视对在建项目的调度和服务,采取领导集团专项推进、重点项目帮扶和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日常联系等方式,确保全区36名处级干部每人包扶一个项目。柴胡栏子黄金矿业公司在筹备500吨选厂扩建时,听取松山区经贸局的建议,将原来设计的炭浆法提金工艺改为树脂矿浆提金工艺,新工艺回收率高、投资少、节能环保,达到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领导集团专项推进方式的确立,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优越的资源环境和投资环境成了一些国内知名企业相继入驻的理由。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年。“十一五”期间,松山区工业经济从羞涩难言到可圈可点,从“低、散、弱”到“高、聚、强”,项目建设以其独有的刚毅和雄浑奏响了这片土地上的华美乐章,搭建起松山区工业经济的硬骨架,使很多人“颠覆”了对松山区的看法,松山区的工业经济也在项目建设的引领下逐渐驶入了腾飞的快车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快速发展期。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