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翁旗扶贫开发八项重点工作促发展
一是以整村推进为重点,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以贫困嘎查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整村推进工程。2010年争取在4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实施整村推进,每个嘎查村投资100万元,从贫困嘎查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广泛动员贫困群众参与,最大限度发挥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按照“统一规划、捆绑使用、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确保整村推进工程的资金支持强度。
二是以产业化扶贫为载体,培育壮大贫困地区支柱产业 。围绕赤峰市翁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种养结构,选择一批产品有特色、市场前景好、具有比较优势、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重点加以培植和扶持。加大对设施农业等产业化扶贫项目基地的投入力度。力争年内投入产业化扶贫资金100万元,扶持设施农业示范基地2处。落实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引导扶贫龙头企业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以利益为纽带,与贫困农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为贫困农牧户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依托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扶持带动贫困户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三是以“雨露计划”为平台,强化贫困地区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采取长短班结合、科技联结、科技咨询、现场指导、能人带动等多种形式,强化贫困地区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年计划完成农牧民培训6000人次,其中: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人。加强对定点培训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扶贫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对培训基地认定、培训监督、评估验收、补助奖励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建立贫困劳动力输出档案,对就业学员登记造册,保持与外出就业的学员联系,做好跟踪维权服务。按照自治区的统一要求,指导培训机构,将培训学员信息全部录入微机,实现网络化管理。
四是以设施农业为依托,稳步实施扶贫移民工程。按照自治区第六期移民扩镇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2009年的建设基础上,年内全部完成100处住房、100个日光温室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乌敦套海镇古鲁板蒿、沙筒沟、二牌子三个村民组中的100户、268口人移民搬迁至该镇设施农业园区。确保实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五是以结对帮扶为纽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坚持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好经验、好做法,继续发挥党政机关在社会扶贫中的表率作用。组织动员旗直142部门与贫困嘎查村结对帮扶,积极为贫困嘎查村、贫困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认真做好中钢集团的对口帮扶联系工作和市级领导、市直单位、旗级处级领导定点帮扶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和表彰在社会扶贫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扶助贫困群众的良好氛围。力争年内筹集社会扶贫资金400万元。
六是以资金奖励为动力,多措并举回收世行贷款继续严格执行《翁牛特旗世界银行贷款回收考核奖惩办法》。积极协调财政等有关部门,采取行政催收、法律起诉等有效措施加大世行贷款回收力度。确保年内完成400万元的世行贷款回收任务。
七是以全旗扶贫规划为基础,加大项目争取力度。2009年3月,国家开始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结合贫困标准的调整,为增强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一是协调统计、国调等部门,对实行新标准后的全旗贫困人口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底数,建档立卡;二是重新修订全旗扶贫开发规划,分区制订脱贫措施,明确工作重点。三是加大扶贫项目的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国、内外扶贫项目资金,力争将老哈河流域有机水稻集中连片开发项目列入自治区集中连片开发项目计划。
八是以目标化管理和绩效考评为重点,切实加强项目管理 根据自治区下发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结合翁旗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扶贫开发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最大程度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使用、验收等管理。严格实行扶贫项目公示和项目决算公告制度,完善项目验收制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强项目后续管理,运用社区主导的模式,发动项目区群众广泛参与,制订并落实具体措施,确保建成的扶贫开发项目持续发挥效益。
二是以产业化扶贫为载体,培育壮大贫困地区支柱产业 。围绕赤峰市翁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种养结构,选择一批产品有特色、市场前景好、具有比较优势、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重点加以培植和扶持。加大对设施农业等产业化扶贫项目基地的投入力度。力争年内投入产业化扶贫资金100万元,扶持设施农业示范基地2处。落实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引导扶贫龙头企业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以利益为纽带,与贫困农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为贫困农牧户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依托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扶持带动贫困户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三是以“雨露计划”为平台,强化贫困地区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采取长短班结合、科技联结、科技咨询、现场指导、能人带动等多种形式,强化贫困地区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年计划完成农牧民培训6000人次,其中: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人。加强对定点培训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扶贫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对培训基地认定、培训监督、评估验收、补助奖励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建立贫困劳动力输出档案,对就业学员登记造册,保持与外出就业的学员联系,做好跟踪维权服务。按照自治区的统一要求,指导培训机构,将培训学员信息全部录入微机,实现网络化管理。
四是以设施农业为依托,稳步实施扶贫移民工程。按照自治区第六期移民扩镇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2009年的建设基础上,年内全部完成100处住房、100个日光温室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乌敦套海镇古鲁板蒿、沙筒沟、二牌子三个村民组中的100户、268口人移民搬迁至该镇设施农业园区。确保实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五是以结对帮扶为纽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坚持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好经验、好做法,继续发挥党政机关在社会扶贫中的表率作用。组织动员旗直142部门与贫困嘎查村结对帮扶,积极为贫困嘎查村、贫困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认真做好中钢集团的对口帮扶联系工作和市级领导、市直单位、旗级处级领导定点帮扶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和表彰在社会扶贫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扶助贫困群众的良好氛围。力争年内筹集社会扶贫资金400万元。
六是以资金奖励为动力,多措并举回收世行贷款继续严格执行《翁牛特旗世界银行贷款回收考核奖惩办法》。积极协调财政等有关部门,采取行政催收、法律起诉等有效措施加大世行贷款回收力度。确保年内完成400万元的世行贷款回收任务。
七是以全旗扶贫规划为基础,加大项目争取力度。2009年3月,国家开始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结合贫困标准的调整,为增强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一是协调统计、国调等部门,对实行新标准后的全旗贫困人口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底数,建档立卡;二是重新修订全旗扶贫开发规划,分区制订脱贫措施,明确工作重点。三是加大扶贫项目的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国、内外扶贫项目资金,力争将老哈河流域有机水稻集中连片开发项目列入自治区集中连片开发项目计划。
八是以目标化管理和绩效考评为重点,切实加强项目管理 根据自治区下发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结合翁旗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扶贫开发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最大程度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使用、验收等管理。严格实行扶贫项目公示和项目决算公告制度,完善项目验收制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强项目后续管理,运用社区主导的模式,发动项目区群众广泛参与,制订并落实具体措施,确保建成的扶贫开发项目持续发挥效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