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兴安盟:团结聚力量 和谐促发展------突泉县永安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突泉县永安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突泉县永安镇是一方蒸蒸日上的热土,它素有突泉县“北大门”之称,这里世代居住着汉、蒙、满、彝族、藏族,鲜等民族,占总人口的55%。 


  没有少数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镇的小康。
  为让每一位少数民族兄弟都能享受到发展成果,永安镇党委政府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8年永安镇做为全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乡镇,他们镇结合民族乡镇的自身实际,积极征求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等方面的建设和意见。经过梳理,共征求少数民族群众意见31条。通过梳理,科学规划民族村发展布局,规划了杜兴村设施农业专业村;靠山绒山羊专业村;杜乐肉鸡零户散养专业村,杜乐村依托凤鸣禽类养殖孵化场落户。杜乐村的优势已建成占地300平方米以上鸡舍10户,已养殖肉鸡8000多只;巨有村打造生猪养殖,育肥牛羊专业村。


  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少数民族村向新农村迈进。
  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是少数民族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的前提条件。永安镇巨有村与哈拉沁村两个少数民族村分别是自治区林业厅和自治区人险公司的帮扶村。该镇党委、政府借助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与林业厅和人险公司联络,为两个村争取资金我,争取项目。
  如今,在林业厅的帮扶下,巨有村少数民族群众有了2037亩退耕还林地,40户无畜户有了200多只黑头肥尾羊,村里有了4处共110延长米的水泥路面,村屯绿化及绿化带建设不断完善,有次生林围封1500亩,三北防护林2000亩,巾帼示范基地500亩,荒山造林6000亩。
  哈拉沁村为少数民族群众打了5眼深水井及配套设施;50名学生上了人身保险;修140延长米的过水路面,建蔬菜大棚2座;葡萄园1个。使民族村农业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特困民族群众的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在国家实施危草房发行项目中,优先照顾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自2007年至今共有128户少数民族贫困户受益。并为少数民族五保户、残疾人、特困户优先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对于特困户,镇里还组织了镇干部开展“结对子,一助一”活动,使在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帮扶,共为少数民族村的1000多名贫困群众、残疾人、五保户缴纳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达2万多元。


  加大文化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
  推进少数民族文教卫生事业是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永安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文化、教育、卫生的投入力度,2006年扩建了哈拉沁福和希望小学,细化了蒙文教学,增加了蒙授教师,改善了教学环境,盛衰突泉县第一所寄宿制学校、全盟教学质量观摩试点。去年冬,镇领导得知学校缺少蒙文图书,及时为蒙授学生购置了1500余册的图书,为丰富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今年该镇在杜兴村建设永安镇第一个草原书屋,书屋有实用科学、文学艺术、经典名著、医疗保健等十几类,1500多册书籍,可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文化需求。为方便群众就医,2007年,投资70万元修建永安镇卫生院。今年5月又与兴安盟盟医院结成协作医院,并重建哈拉沁卫生院,优化了医疗环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