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准格尔旗探索“村矿共建”模式促进矿区利益分配合理化
作为全国产煤量最大的县,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被业界誉为“塞外煤海”。与国内其他资源富集区的情况类似,近年来随着准格尔旗煤田开发步伐加快,矿区内的农村与煤炭生产企业之间因耕地占用、移民搬迁等问题产生的利益纠纷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村民、企业的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2004年以来,准格尔旗为疏导和化解煤矿与矿区农民的矛盾,尝试引导部分村矿共建联合党支部,以此带动村矿之间建立合理的协商、协作和利益分享机制,取得了矿区和谐、村矿发展、农民受惠的多赢效果,其做法可为国内其他资源富集区提供借鉴。
——利益分配失衡致使村矿关系恶劣,群体事件时有发生
准格尔旗位于鄂尔多斯国家煤炭基地东南部,与陕西、山西两省毗邻,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旗大部分地区蕴藏着煤炭资源。
据准格尔旗煤炭工业管理局的统计数据,辖区面积仅7692平方公里的准格尔旗现已探明煤炭储量540多亿吨,预计远景储量超过1000亿吨,准格尔煤田也由此成为全球储量最大的煤田之一。准格尔旗的煤田具有埋藏广、储量大、煤质好、埋藏浅等特点,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近年来煤田开发的步伐逐渐加快。2008年经过资源整合、落后产能淘汰后,准格尔旗有大中型煤矿127座,全年原煤产量达1.015亿吨,位居全国各产煤县之首。目前煤炭行业的产值每年占全旗GDP的80%以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资源富集区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矿区居民与矿业企业极易产生利益纠纷,在准格尔旗,这种问题也特别突出。
准格尔旗委组织部部长白永平说,建矿要占用土地,采煤也会造成地面塌陷,这些都触及农民的核心利益。此外土地减少或完全失地后,农民的生活来源、住所搬迁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当前我国矿区的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在很多资源富集区,矿产企业的高利润率往往以牺牲矿区居民的利益为代价,资源挖光了,环境破坏了,老百姓除了获得少许补偿款外,生活、生产都没了着落。此外,由于村民们谈判能力弱,加上村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很多矛盾甚至还会激化。
以准格尔旗敖劳不拉村为例,全村44平方公里均为采煤区,目前已有3000多亩耕地被煤矿占用,塌陷区面积也超过了10平方公里。敖劳不拉村支部书记张雄英介绍说,全村830多名村民,部分或全部失地的已超过700人。在村矿共建党支部之前,煤矿很少雇用村里的劳动力、机械,加上过去的土地补偿标准低,村民们怨气较大,时常去堵矿,最严重的一次堵了近10天,聚集的村民有100多人,煤矿被迫停产。
——政府引导,村矿联合党支部成为协商合作平台
从2004年起,准格尔旗政府、旗委组织部等部门通过调研,开始尝试让煤矿与附近的村庄共建联合党支部,为及时化解村矿利益矛盾奠定组织基础,搭建起村矿沟通、协作和资源利益分享的平台。
准格尔旗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旗委、旗政府和乡镇分级成立村矿共建领导小组。村矿共建联合党支部以自愿为前提,主要采取村矿负责人交叉任职、联合办公的方式运作,其中村支部书记一般任联合党支部的书记,煤矿负责人任副书记。据统计,准格尔旗村矿共建党支部制度实施5年多来,至2008年底,已有70多家煤矿与48个村建立了共建关系,到位的交叉任职村干部、煤矿负责人已分别达到80名和90多名。
第二,旗委、旗政府从有关部门下派协调能力强的干部,以共建联络员、指导员的身份服务村矿共建工作,努力扩大村矿共建的覆盖面。记者采访了解到,至2008年底,准格尔旗下派的村矿共建指导员、联络员已达到120多名,所有下派干部均不再另领薪酬。
第三,明确村矿联合党支部的职责。根据全旗统一制订的村矿共建制度,联合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引导村民以合法的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在保护村民利益的基础上,为煤矿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最终实现村、矿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第四,制订和完善村矿共建的相关制度、章程。例如,村矿共建必须设立活动室,协商的结果必须公示,以接受村民监督;村矿联合党支部遇事要及时召开矛盾排查调处会,注意收集和互相通报矛盾信息,及时研究和落实化解方案;村矿之间每季度至少要召开一次议事会,每月还要召开一次例会,为协作发展献计献策。
第五,针对矿区农村土地大量减少、发展后劲不足和农民生活来源少等问题,共建的煤矿必须合理制定土地补偿标准,优先吸收失地村民务工,生产中也应尽量租用村民的机械。此外,共建的煤矿还要扶持共建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事业。
——企业、农村协作发展:农民得实惠 矿区变和谐
记者采访了解到,准格尔旗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共建的村矿通过沟通、协作,可以快速化解矛盾,实现村、矿、村民多赢。
“如今有意见通过共建的党支部协商解决,村矿关系妥帖多了。”谈起村矿共建,内蒙古准格尔旗纳日松镇勿图沟村支部书记千八音说。
勿图沟村境内有伊泰集团宏景塔一号矿等8座煤矿,年产煤总量1000多万吨,全村54平方公里范围内大部分是采煤区。据千八音介绍,近年来煤矿效益好,村民们土地补偿、务工等方面的期望值也较高,意见日渐增多。
村矿联合党支部设立之后,勿图沟村与8家煤矿逐渐变成了共建伙伴,矛盾基本上都能妥善解决。千八音告诉记者,通过协商,目前8座煤矿已吸纳勿图沟村240多名村民务工,雇用的装载机、运输车已增至50多辆。同时,各煤矿出资近40万元为勿图沟村修了30多公里砂石路、柏油路,并投资70多万元帮村民们建起了自来水管网。
此外,每个矿每年还赞助3万元至5万元协助勿图沟村架电,替村民们缴纳电费、水费。每年还投入10万元左右,给村里的在校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分别发放200元至500元不等的补助金,其中考入大学的还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此外,每个煤矿每年还拿出5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资金,为全村的5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
据准格尔旗统计,实施村矿共建制度以来,至2008年底全旗参与共建的企业已安置5000多名村民务工,租用村民的装载机、挖掘机、运输卡车2300多台,受益的村民已接近2万人。同时,共建的村矿还联合治理矿区生态环境,至2008年底矿区的联合治理面积已达到54平方公里,绿化运煤道路17条。
此外,推行村矿共建后,在旗和乡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协调下,统一安置村民,以占用耕地、资金和装载、运输机械入股,年度实行定额分红,并规定同股同等分红率。例如,该旗的准格尔召镇黄天棉图村、忽沙图村每位村民在煤矿入股2000元,由于近年来煤矿效益好,每年的分红率在50%以上,仅此一项每位村民即可获红利1000元。
宏景塔一号矿矿长庞军林等煤矿负责人说,过去缺乏协商机制,煤矿与村民有过不少摩擦。现在遇事协商,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大伙关系融洽了,企业发展也快了。以宏景塔一号矿为例,2004年建矿时设计产能仅300万吨,而去年产量已达到600万吨。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