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呼伦贝尔市财政总收入增速居东五盟市之首

  呼伦贝尔市在“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奋战中,充分利用金融危机中蕴藏的机遇,采取了上项目、增贷款、促消费、促开放、惠民生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把科学发展观落到了实处,推动了经济发展逆势上扬。一季度该市完成生产总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9.4亿元,同比增长32.9%。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3.95亿元,同比增长34.7%,增速列全区的第二位、东五盟市的第一位。

  在经济发展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呼伦贝尔市为何能以高速增长走在全区前列?呼伦贝尔市委书记曹征海一语中的:“不管当前面临怎样困难,呼伦贝尔市经济追赶的态势没有改变,全力打造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决心没有改变,‘美丽与发展’双赢的科学发展理念没有改变。”呼伦贝尔市抓住国家出台扩大内需的10条政策的机遇,将各项任务指标及时下达到各旗市区。市、旗两级领导迅速行进在寻找项目的旅途中,在国家前两次总计下达的投资中,呼伦贝尔市争取、落实到位资金8.84亿元,大小项目297个。于是,处于冰天雪地里的呼伦贝尔涌动起投资建设的热潮。一季度,全市工业重点项目开工28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8亿元,增长179.1%,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开工15个,均创历史之最。

  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呼伦贝尔市一方面落实国家金融政策,一方面加大担保资金投入,积极为企业增加贷款,为银行分散贷款风险,累计发放工业贷款余额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7亿元。呼伦贝尔市一改以往“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做法,把启动冬季旅游作为促进消费的切入点,通过推介会等形式促销,提高了该市冬季旅游的知名度。一季度,该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约71.6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业总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18%。

  为优化发展环境,呼伦贝尔市全面启动了“百企评部门、评行风”活动,促使更多、更大、更好的项目落地生根。一季度,该市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带队到北京、上海、福建、海南等7省市对接项目,引进资金1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倍。为扩大开放,呼伦贝尔市从改善满洲里口岸通关环境入手,取缔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调整或停收应收费项目,仅公路口岸就下调了6项、取消了2项收费,企业通关成本下降了46%。充分调动了企业和个人的通关积极性,特别是3月份的口岸过货量达到188万吨,已与去年同期持平。

  满洲里市还将从国家争取到的边贸补贴资金5000万元注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以1比5的比例放大贷款规模,专项用于外经贸企业。对在境外开展木材加工的企业,每户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贴,遏制了口岸木材进口下滑的态势。此外,该市经过努力,使满洲里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海拉尔机场新开辟了至蒙古国乌兰巴托的直航路线,国家同意把海拉尔、满洲里、额尔古纳、新左旗、新右旗等口岸列为异地办证试点。

  “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是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该市今年筹资8.5亿元,确定了为民办20件实事,新启动10个公益项目。一季度,所确定的各项实事和项目已陆续开工。除此之外,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各大企业非但没有裁员,职工工资还稳中有升。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