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平稳较快增长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坚持政策扶持、产业引导和项目带动相结合,努力抗风险、抢机遇、保增长、促发展,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2008年,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2121家。这些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53亿元,完成增加值565.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1.1亿元,上缴税金63.3亿元,出口创汇9.8亿美元,收购农畜产品资金65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14%、17.27%、19.28%、18.77%、22%、26.9%。

  规模企业的主导、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39亿元,完成增加值561.2亿元,实现利润140亿元,实际上缴税金62.9亿元,收购农畜产品资金646.6亿元,均占到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企业的98%以上,对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十分明显。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320家,共实现销售收入1431.6亿元。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9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9家,它们的销售收入占到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的40%以上。上市公司比去年年初增加1家,达到8家。大中型龙头企业集群初具规模,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龙头企业品牌建设扎实推进

  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被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3个。小肥羊、小尾羊和蒙羊、蒙祥、蒙鹅等一批“蒙”字号打头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排头兵和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主导产业全面稳步发展

  六大主导产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业效益稳步提高,乳产业、绒产业、肉羊产业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和优势产业地位,产业化经营的架构基本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步伐加快,产业层次稳步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精深加工水平稳步提升,全区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3%。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去年,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达568项,投资规模554.4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85亿元。利牛生化3万吨总溶剂项目、通辽蒙鹅鹅业一期项目等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去年陆续投产运营,对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主导产业层次、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带动农牧民增收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

  带动农牧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

  各地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促进行业协会的建设和运作,示范、推广了企业自建基地、返租倒包、农牧民员工化合作等实用有效的利益联结方式,积极引导农牧民加入行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社。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下,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带动农牧户209.9万户,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8.8%。全区农牧民人均通过产业化渠道获得的纯收入为2490元,同比增长15%。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