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改善民生—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的“重头戏”

  “启动对农村牧区‘零转移’家庭的专项援助行动”、“进一步增加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日前闭幕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一个最重要信号,“保增长”是头等大事,扩大内需是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改善民生则成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将成为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

  民生“组合拳”:全面拉动消费增长

  近年来,内蒙古消费需求虽不断扩大和升级,但相对于投资的快速增长,消费不足始终是“短板”和薄弱环节。对此,这次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重拳出击”——在确定的明年工作中,有关通过提升民生水平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随处可见:

  “要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结合起来,与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

  “要突出抓好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对城乡低收入者补助措施等重点工作,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增强群众的消费能力”;

  “要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增加即期消费的关键环节,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要用足用活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农村牧区消费市场。”

  这一系列用在老百姓高度关注的民生领域上的“突出抓好”、“增加”、“精心组织”、“完善”、“切实保障”等词,令人振奋。

  自治区领导表示,“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切实保证对民生的投入只能加大不能减少,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民生工程的覆盖面只能扩大不能缩小。”这番话,增加了百姓的信心,也增添了消费的信心。

  就业:民生话题的重中之重

  就业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下最大的焦点话题,也是这次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的研究重点。10月份以来,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因为生产经营困难导致部分人员失业。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进一步加深,就业问题将成为我国明年面对的巨大挑战之一。目前,我区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企业裁员和明显的农民工回流情况,但部分企业停工限产给就业形势带来严重冲击,隐性失业问题已露端倪,随着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不断增加,明年就业压力还将进一步增大。就业,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

  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12月上旬全区有1.4万人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企业内部隐性失业人数达8.5万人,两项合计近10万人,占今年新增就业人数的一半左右。而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更为就业紧张形势推波助澜,明年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万人左右,是近年最多的,千方百计采取措施稳定就业形势,成为当前工作的大局。

  为此,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诸多举措,稳定就业。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扶持和促进服务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的作用,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机会。

  ——积极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大对全民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培训工作,搞好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指导和服务,努力提高群众的创业就业技能和本领。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将更多的劳动者组织到职业培训中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切实加强就业援助,做好新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

  ——积极启动对农村牧区“零转移”家庭的专项援助行动。此外,一系列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就业政策也随着出台,如复转军人安置、失业救济提前介入等,一项项政策如同强心剂,为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基础,也让初感危机寒意的群众安下了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