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向上争取资金再创突破“四张市情特色牌”全面开花结果
近年来,丹东市财政局党组在对市财政运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吃饭靠自己,发展靠争取”的理财总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围绕国家出台的系列相关政策,结合实际提出了“打好边境、民族、生态保护和‘两抗’革命老区四张特色市情牌”战略,号召全局深入挖掘市情,结合并抓住发展机遇,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几年来,“四张牌”战略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末丹东市已在边境、民族和生态保护三个领域获得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到位的转移支付资金规模连年不断扩大,据统计从2013年起截至目前共计到位边境、民族和生态保护资金47.5亿元,有效促进了丹东市相关领域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市委、市政府多次对“四张牌”战略及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近日,省财政厅明确,丹东市所辖的凤城市、宽甸县被纳入上级财政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范围,这是向上争取工作的又一重大历史性突破,不仅意味着市县两级一直以来努力争取目标的成功实现,同时也标志着“四张牌”战略的全面开花结果。
丹东市财政局提出“两抗”革命老区(坚强的抗日后方基地和抗美援朝战争前沿)这张特色市情牌之初,遇到的是种种困难。在一般人看来,丹东与革命老区似乎联系不大,将革命老区作为争取资金的立足点对于丹东来说不太站得住脚,但市财政局依然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争取革命老区问题上精心谋划、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第一步,深入挖掘素材、站稳脚跟。丹东经历过抗日与抗美援朝两场重大战争已是不争事实,而成为革命老区则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论证。为此,市财政局从无到有,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整理了丹东100多年历史资料,研究、挖掘出数量巨大的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题材,仅丹东市财政局联合地方志办公室编辑的《丹东革命老区丛书》就达到了450万字的浩大篇幅,全面展现了丹东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时期的历史,既为争取成为革命老区提供了翔实证明,也为今后的项目包装储备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步,积极汇报沟通、向上反映。有了真实史料为依据,市财政局的工作重心相应地转移到向上汇报反映情况上来。在市领导带领下,市财政局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向上级汇报沟通,将丹东能够成为革命老区的资料情况不断地汇报介绍给财政部和财政厅所有相关的司、局、处,逐渐获得理解、赢得支持。省财政厅领导及省厅预算处等处室多次率丹东市局赴京汇报,帮助向上争取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待遇,从而增加了成功砝码。第三步,全力抢抓机遇、创造条件。根据国家和省革命老区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规定,能否成为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对象需要同时考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程度和财政困难程度两方面要素。为此,丹东市财政局指导帮助各县(市)区全面做实了财政收入,做实财政收入工作既保证了凤城、宽甸的财政平稳运行不受影响,又为凤城、宽甸入围革命老区创造了条件。通过上述不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上级财政将丹东市纳入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范围的最终圆满结果。
革命老区转移支付,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革命老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改善和保障民生,2016年丹东市到位资金1038万元,随着新预算法的进一步实施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资金规模将逐年扩大,发挥的作用也将日益明显。今年,转移支付资金将重点用于革命遗址保护,革命纪念场馆、烈士陵园、军烈属活动场所的建设、改造和维护,乡村道路、饮水安全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改善等方向。下一步,丹东市财政局将根据国家和省资金管理办法,抓紧研究制定我市资金与项目管理办法,确保转移支付资金规范高效使用,让“四张牌”战略和市县两级多年共同努力的成果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