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财政厅建长效机制立足保障民生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财政厅切实解决“四风”问题,转作风、转职能,立足保障改善民生,抓业务、抓整改,立足建立长效机制,重调研、重落实,立足解决突出问题,已落实边查边改、立查立改事项82个。仅配合省直有关部门取消、免征、减半征收涉及企业注册登记费等五大类项目及价格调节基金,预计今年就将减轻企业负担2.4亿元。
今年以来,省财政厅大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加强执行分析,建立旬调度、月分析制度,促进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对2013年后5个月省直部门经费类支出按5%比例进行了压减,省本级共压缩近5000万元,用政府行政支出的减法换取民生支出的加法,预计全年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超过70%。在2014年预算编制中,进一步整合财力向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支出倾斜,并积极开展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经省政府同意,取消、下放、转移行政收费和行政审批项目27项,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仅取消23项行政收费,每年就为企业和居民减轻负担5000多万元。城市社区工作者是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作者,是落实各项政策直接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执行者。针对社区工作者工资偏低问题,省财政厅积极会同省民政厅研究政策、迅速落实,从今年7月1日起,为全省社区工作者每人每月增加工资500元。加大力度推进全省800多个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直接受益群众达到1600万人。
在“两转变、一整治”中,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省财政厅修订、完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意见》和《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见》等制度30多项,并全面梳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存在的漏洞和缺陷进行弥补和完善,开展省直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理工作,强化财政监管,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安全、规范、高效。在明年预算编制中,首次按照零基预算的原则,打破基数和惯性思维,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编制支出预算,使预算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