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振安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创新思维科学设计
近年来,振安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更新建设理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安排设计,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具体困难,有力促进了振安区新农村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大胆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提高工程设计的档次和水平。一是近几年该区采用PE管取代原来的PVC管作为灌溉用地埋输水管路,这样不但极大地减少了渗漏,提高了供水效率,而且环保、无毒效果更加明显;二是蓄水方塘工程在护坡结构上进一步改进,采用预制砼块护坡替代以往的干砌石护坡,提高了方塘整体的防渗性能,坡面更加平整美观。
二、将农业生产与村民出行紧密结合起来。以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为例,在汤山城镇龙湖村新建1座宽3.5米、长60米的农用桥,在楼房镇马家村新建1座宽3.5米、长52.7米的农用桥,既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运输难的问题,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村民出行难、过河难的问题,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三、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加强。修建拦河坝是解决河道两岸农田灌溉最有效的方式,但普通拦河坝维修困难、防洪能力较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使上述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该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采用大胆采用橡胶坝替代原有的普通拦河坝,比如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在汤山城村新建1座长87.2米、高2.5米的橡胶坝,使用时,将坝袋充水后即可抬高河道水位用于农田灌溉,将坝袋内的水排出即可降低河道水位保证安全度汛,而且该橡胶坝造型美观、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普遍认可。
河西灌溉工程
龙湖十组农用桥
马家农用桥
汤山城橡胶坝河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