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节支工作唱响高“八度”
思想认识有“高”度。北票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对如何做好厉行节约工作进行“全民总动员”,要求全市干部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和朝阳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抓好厉行节约工作。
深化改革有“力”度。一是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管好了“钱袋子”。彻底改变了财政资金大量分散,滞留沉淀在单位,多环节拨付及财政监管“马后炮”等状况,从源头上有效堵塞了支出漏洞;二是“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明显提高了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自2008年11月起,北票市全面实行了“账户统设、预算共编、集中收付、采购统办、县乡联网、票据统管”的管理模式,从更高层面上对乡镇财政资金实行统一调控和管理;三是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全市55个部门230个预算单位均按要求编制了部门综合预算,进一步增强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四是“收支两条线”改革规范了单位的收支行为,有效控制了非税收入的成本性支出。
落实政策有“速”度。市委、市政府接到辽委办发11号文件后,立即对全市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在3日内下发文件,严禁各部门、各单位以任何名义新、扩建办公楼、培训中心、宾馆等楼堂馆所。对经批准已开工正在建设的,严格执行规定标准。目前,该市没有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现象。
政府采购管理有“深”度。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建立和完善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对政府采购活动和采购资金进行全程监管,有效避免了政府采购过程中“暗箱操作”、“收受回扣”、“中饱私囊”等现象的发生。今年上半年,全市政府采购预算1335万元,实际支出资金1142万元,节约资金193万元,节支率达17%。
财政监管有“紧”度。一是先后对乡镇不顾财力可能、擅自搞“非经济建设”等问题实施了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有效规范了乡镇财政支出管理;二是切实强化对教育、农业、社会保障基本建设等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三是组织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四部门联合开展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检查,堵塞了资金管理漏洞。
廉政建设有“密”度。以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为切入点,将“厉行节约、廉洁自律”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任期考核目标,与政绩考核、职务晋升挂钩,从制度上帮助各级领导干部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廉政思想防线。各级机关在创建节约型、廉政型机关过程中,从节约一分钱、一度电、一滴水和一张纸等日常开支的细微之处入手,压缩各项开支,倡导节约增效,展示了良好风貌。
控制支出有“强”度。一是强化对公款出国(境)、国内公出的管理工作。对出国(境)考察团组,实行联审制,从源头上把好关;二是严格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和管理。强化公务车辆维修、加油等支出管理,逐步实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保险,切实堵塞支出漏洞,确保车辆运行费用支出同比降低15%;三是严控公务接待费用支出。今年全市各单位公务接待费用支出在上年基础上削减10%;四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今年确保一般性支出同比降低5%;五是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支出。认真执行财政供养人员准入制度,对按规定审批录用程序准入的人员,从严控制经费来源渠道,除考录的公务员、教师外,其他新增人员不增核人员经费。
财源建设有“广”度。一是培植主体财源。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财政资金乘数效应,大力支持冶金铸造、煤电建材、针纺服装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促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二是巩固基础财源。着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改造山水林田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推动第一产业经济稳步增长。三是挖掘优势财源。积极整合矿产资源、国企资源和行政资源,有效地实现了保值增值。四是开发新兴财源。落实开放牵动战略,不断增加招商引资项目经费投入,吸引域外资金,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五是涵养后续财源。着力创造优良环境,大力支持市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竞争力,吸引企业入园发展。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10月12日